血液粘稠不粘稠看嘴巴能看出来吗?

  • 血液粘稠不粘稠看嘴巴能看出来吗?-图1
203回答·923万阅读
青囊姐姐

2020年11月20日

血液粘稠的时候,身体是会有一些改变,但如果只是从从一两个体征就来判断自己是否血液粘稠,自己给自己“下药”,那很有可能误诊,伤上加伤。

为何这样说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液粘稠是怎么回事,会有些什么体征。

很多人觉得血液粘稠度高了,就是血脂高了。其实这个说法,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血脂高可能会导致血液粘稠,但是血液粘稠并不一定会引起血脂高。除了高血脂会导致血液粘稠高,红细胞或血小板增多,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或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变高,血管病变导致血流速减慢,高血糖,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此外,饮水量少导致血容量不足,也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所以,血液粘稠度升高可以是生理性的原因,也可以是由疾病引起,而且可以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的疾病有很多,不仅仅是高血脂。

血液粘稠度升高的人,因血液浓度的改变,血流速会减慢,从而会导致各器官缺血缺氧,出现思维迟钝、头晕眼花、四肢乏力、视力下降、胸闷气短、犯困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都没特征性,像是贫血、冠心病、睡眠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都可发生上诉不适症状。

当血液粘稠度很高,伴有明显缺氧,红细胞增多的时候,嘴唇是会发绀,呈青紫色,但这个症状也不是血液粘稠度高的人独有的,像是长期吸烟,肺功能差,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发绀型心脏病的患者等,都会有嘴唇发绀的表现。

既然检查血液粘稠度并不能诊断疾病,那为何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患者都建议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呢?

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我们可以了解血液的黏稠度,对体检者或患者是否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和栓塞性疾病作出判断,提早进行预防。当冠心病、高血压、深部静脉血栓以及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同时伴有血液粘稠度增加,发生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的可能性也增加,应引起重视,并通过饮食生活方式或药物等方法降低血液粘稠度。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群,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多喝水。水可以稀释血液的浓度,所以一般人群应该每天保证1500~1700毫升左右的水分摄入,如果一个杯子是200毫升,也就是7~8杯水的分量。但如果夏天,体力劳动较大,出汗较多,应该适当增加饮水量;而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则应根据尿量来补充水分,不宜通过多饮水的方式改善血液粘稠度。

2、减少膳食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高脂血症、糖尿病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所以减脂减糖饮食,也是可以改善血液粘稠度的。

3、戒烟限酒。烟酒也是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的一个因素之一。抽烟会增加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将血液中的氧气取代,抽烟还会使血小板凝聚,加重动脉的阻塞程度;而酒精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

4、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稠度。但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运动前,应做健康风险评估,在医师的指导下,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运动。

朱萧俊说健康

2021年03月25日·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客座教授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首先要说明一下,准确地说,不是看“嘴巴”,而是看“口唇”或者“嘴唇”的色泽。

那么,血液粘稠不粘稠,能从口唇色泽上看出来吗?先不忙着下结论,还是用事实来说话,以科学去佐证。

一般来说,我们口唇的颜色大致上分3种,一种是健康色,淡淡的红润;第2种是口唇发白;第3种是口唇发紫,其中后两者均属于病态口唇色泽。

为了搞清楚血液粘稠会不会也在口唇色泽上有所表现,我们首先要了解血液粘稠是怎么回事儿?然而我们再看一看,导致口唇发白和发紫的原因中,有没有血液粘稠的病因存在,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血液粘稠是怎么一回事儿

血液粘稠,是指我们血液的黏滞性增高了,引起血液粘稠的主要因素大致有3个方面:

一是细胞原因:主要有红细胞压积增高,大小或形态异常,变形性降低和聚集性增高;血小板活性增强或异常;白细胞数目明显增高等等所致。

二是血浆原因:主要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数量增多、性状改变所致;

三是血管原因:主要是血管变窄,血管受损所致。

所以,血细胞、血浆、血管是引起血液粘稠的3大因素。

口唇发白的原因是什么?

口唇发白,主要考虑贫血原因,所谓的贫血是指我们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

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而红细胞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细胞中的含有大量血红素,所以,血红素是血压红色的根源所在。

身体贫血,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色素浓度降低,流经口唇的血液颜色变淡了,口唇自然就发白了。

所以,口唇发白是红细胞减少所致。

口唇发紫的原因是什么?

嘴唇发紫,在临床上有个词叫口唇紫绀,是指我们身体的血液中,一种叫作还原型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多了,因此使得口唇呈青紫色。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还原性血红蛋白?还原性血红蛋白就是指不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

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我们身体以后,需要由血液里的红细胞携带,再转运到我们的口唇,而红细胞里携带氧气的,正是这个血红蛋白。

如果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发生了问题,不携带氧气了,我们的口唇就会因缺氧而发紫了。

所以,口唇发紫是红细胞里缺氧所致。

口唇过红,可能与血液粘稠有关

综上所述,口唇发白,主要是缺少红细胞的贫血造成;而嘴唇发紫,主要是红细胞里缺氧所致。这2种口唇色泽都与血液粘稠无关或者更严谨地说,无直接相关性。

但是,或许有一种口唇色泽,可能与血液粘稠存在某种间接相关性:即口唇过于红润。

在前面的分析中,大家还记得血液粘稠的病因之一:红细胞的因素。

主要是指由于红细胞压积增高、大小或形态异常、变形性降低和聚集性增高,可以导致血液黏滞度升高。

那么,如果红细胞积压增高,聚集性增高,就有可能使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也积压增高、聚集性增高,从而是口唇过于红润。

但这样推论的前提是:这些积压、聚集的红细胞,一定要是正常、健康的红细胞,其中的血红素也一定要是正常、健康的血红素,才可能成立。

如果红细胞的大小、形态以及变形性都是异常、病态的,那么,即使红细胞增高、聚集,也不能使口唇变得更红。

总结:血液是否粘稠,基本无法从口唇上看出来;因为口唇发白,主要是缺少红细胞的贫血造成的;口唇发紫,主要是红细胞里缺氧所致的;最后,即使因红细胞增高、集聚导致的血液粘稠,要想使得口唇过于红润,还需要具备红细胞正常、健康的前提。

所以,我们基本无法从口唇色泽上,判断出血液是否粘稠。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2020年11月27日·华佗国药大药房执业药师

血液粘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血稠,医学名称为高粘稠血症,容易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一般都是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来诊断,很难通过外在表现看出来,自然也就不可能看看嘴就能知道。

血液粘稠不粘稠,看看嘴就能知道吗?

血液粘稠其实就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好比粥的稀稠度一样,米粥的稠度由米和水的比例来决定,同样地血液的稠度也会受到血液中成分的影响,比如血细胞的数量、大小,脂肪、糖分、蛋白质、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成分的含量,当然还与血小板功能、血管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因素等息息相关。总之,血稠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高血脂不代表血稠,但确实是导致血稠的因素之一。

是否所有的血稠都需要治疗?

血稠的危害在于会导致血栓形成,成为堵塞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人体的血液粘稠度并非一成不变的,有些人的血稠可能只是短暂的生理现象,比如受饮水、饮食影响而导致的血稠,受外界环境、气候影响而导致的血稠等等,这时候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机体有着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会维持血液的动态平衡,不会有任何的危害,所以也就无需治疗,平时注意多喝水,多运动,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即可。

但是,对于病理性的血稠,尤其是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患者,还有冠心病、心梗、脑梗患者等,这些都属于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若发现高粘稠血症时,必须积极应对。

  • 一是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坚持长期规律吃药,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保护好心血管健康;
  • 二是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用药治疗,比如抗凝药华、降纤维蛋白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等,具体要遵医嘱。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生活管理也是降低血稠,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

  • 一定要多喝水,水是“血液稀释剂”,坚持每天至少喝2000ml的水,尤其是在睡前和晨起后,保证每天这时候喝一杯水,会帮助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可以适当喝些茶水;
  • 一定要注意饮食,远离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甜品等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烹饪少放油、糖、盐,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多吃新鲜的蔬果,多一些粗粮,尤其是木耳、海带、洋葱、玉米、芹菜、西红柿等有助保护血管的食物,帮助控制血脂、血糖,预防血栓形成;
  • 一定要戒烟戒酒,烟酒会直接伤血管,加重血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也不利于血压、血脂、血糖的管理,一定要尽早戒烟戒酒;
  • 一定要加强锻炼,运动能帮助更好地控制血脂、血糖、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质代谢,降低血稠,预防血栓形成,选择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每周5次为宜;
  • 一定要少熬夜,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等。

血液粘稠有没有外在的表现?

血液承担着全身上下的养料供给和废物运输,负责供应氧气,维持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血液粘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使得血液流动变慢,氧气养料等输送不及时,因此而带来一些异常的表现。只不过一般血稠很难被发现,因为症状较轻且不典型。

  • 头晕头昏,总感觉脑子不清楚,刚起床也觉得没睡醒一样,不清醒,懒得动弹,反应迟钝,精神萎靡,需要活动很久才能慢慢恢复元气;
  • 手脚冰凉,很怕冷,冬天钻被窝里手和脚也很久暖和不过来,晨起时出门手脚就冻得冰凉,对寒冷特别敏感,甚至有时候还会觉得肢体疼痛,常被认为是风湿发作;
  • 劳动后气喘,稍微多动一下,尤其是在蹲下干活的时候,就觉得气喘、气短、胸闷,甚至觉得喘不上气来,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脏器缺血所致;
  • 视物模糊,莫名的看不清楚东西,一阵一阵的,甚至有短暂的失明;
  • 经常犯困,全身乏力,容易疲惫,尤其是在午饭后总想睡觉;
  • 口唇发紫,这大概就是看嘴的症状,只不过并非典型症状,部分人群可能会有嘴唇呈青紫色的表现,中药讲这是由于气血瘀滞引起,其实就是器官缺血、缺氧所致。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血液粘稠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张之瀛大夫

2017年11月19日·2022百大人气创作者 心内科医生

首先声明血液是否粘稠看嘴是不能看出来的,医学上就没有这个说法!关于血液粘稠我从医学角度出发说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会引起机体血液粘稠液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变慢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下降,造成缺血缺氧,影响组织代谢和各种正常功能, 从而诱发诸多疾病。血液过于粘稠、处于高凝集状态, 在血管里不易流通, 容易形成凝血块, 即血栓。血栓类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脑梗塞、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轻度血液粘稠多属生理性, 常因多汗脱水或饮水过少等原因引起, 无需特殊治疗, 多喝些水, 适当休息, 就可以调整过来。重度血液粘稠患者一般表现为: 血流缓慢, 易发生组织淤血和缺氧, 在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表现尤为突出, 出现头昏、目眩、耳鸣、手脚麻木,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还可发生意识障碍等, 需要对症进行治疗。

重度血液粘稠患者多伴有其他原因导致血液变得粘稠。能使血液变粘稠的物质主要有红细胞、血小板、血脂等。红细胞数量越多脆性越弱, 血液粘稠度就越高; 血浆中的血小板、脂肪和糖的含量越高, 血液就越粘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很大, 当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升高时血液的粘稠度就会明显升高。同时如果血液中血小板异常增多也会引起血液高凝,容易形成血栓。

其实现实生活中一些非血液因素也可以导致血液变得粘稠。比如手环境因素就可以影响血液的粘稠度,如夏季血液粘稠度高,清晨和上午血液粘稠度高; 同时大量进食油腻厚味食物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粘稠度也随之升高; 腹泻、大量出汗后血液粘稠度高,足量补水后血液粘稠度则低。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

漫二行者

2018年11月07日·三甲医院中医康复专科医师

中医诊断上有“望诊”,其中就有望口唇。其中口唇发绀,也就是口唇青紫这种情况,会认为是瘀血阻滞,也就是咱们说的血液粘稠,那么是不是说血液粘稠就从嘴唇颜色就可以看出来呢?

其实并不是,单纯从嘴唇颜色并不能确定血液粘稠还是不粘稠。这个需要进行抽血检查,也就是血流变检查。血流成分的变化会带来血液流动性,粘滞性,凝滞性的变化。血液粘稠度在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也就是咱们通常说的血稠。

血液粘稠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也会有这种情况,但是它并不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志,也就是说血稠未必会发生栓塞,这要根据各项指标进行判断。比如年轻人血管壁就相对光滑,弹性较好,虽然血液粘稠度高但是一般还不会发生栓塞。

但是如果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就会导致血管壁弹性变差,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不光滑了,这就容易形成血栓甚至栓塞。

口唇发绀的原因很多,如果是血液流速变慢,血液中血氧饱和度降低,那么血液颜色就会加深,嘴唇颜色就会变成青紫色。这种情况就是和咱们说的血稠有关系。

很多口唇发绀和血稠并没有关系,比如洗冷水澡。大学期间喜欢洗冷水澡,一盆凉水从头浇下去浑身一个激灵,照镜子会发现嘴唇颜色很深,暗紫色。平时冬天出门穿的少,早晨凉水洗脸后都会出现嘴唇颜色加深。还有一些严重的心肺疾病,呼吸困难,呕吐,中毒等。还有便秘,吸烟等等都会导致嘴唇颜色加深。

那是不是血液粘稠就一定出现嘴唇颜色加深呢?其实也不是,很多人血液粘稠,但是嘴唇上并没有反映出来。等嘴唇反映出来了,那情况一般都会很严重了。

所以血液粘稠还是不粘稠单纯通过看嘴唇颜色是不准确的,还是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才可以确诊。

血液粘稠也是一个不良信号,长时间的血液粘稠会损伤毛细血管,并进行堆积阻塞血管,并且比血液正常的人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平时高热量,高油脂类的食品要少吃,青菜多吃(木耳,苦瓜,茄子,洋葱),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保持2500ml作用的饮水量,最好就是温度适宜的白开水。及时排解压力,不要熬夜抽烟喝酒,每天保持半个小时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检查出血液粘稠不要惊慌,只要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这是可以改善的。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