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个人全能冠军 又助中国女团折桂 石城妹子陈一乐惊艳亚运体操赛场

8月21日,中国选手陈一乐在自由操比赛中。新华社 发

8月22日晚,在2018雅加达亚运会体操女团决赛中,一名中国小花压轴登场,目标直指金牌。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她顺利完成自由操全套动作,最后得分13.400分,帮助中国队以165.250的总分力压朝鲜队、日本队夺得女子团体金牌,实现亚运会该项目12连冠。

她叫陈一乐,来自中国白莲之乡——石城县,虽然在中国体操女队她年龄最小,但她没有辜负教练的期望,夺得女子个人全能冠军,为中国体操女队实现“开门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年仅16岁的陈一乐刚进国家队一年多,现已是女子体操队的“一姐”,荣誉背后她经历了多少非常人的艰苦训练?8月23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了她冠军幕后的故事。

初登赛场不怯场

2002年,陈一乐出生在石城县屏山镇新富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当地民风淳朴,且有着世代习武的风俗,从小的耳濡目染,让陈一乐对体育运动颇感兴趣。

“陈一乐,加油,你是最棒的!”8月21日,雅加达亚运会体操女子资格赛暨女子个人全能决赛如期举行。陈一乐作为中国体操女队主力在亚运赛场上奋力拼搏,而在赣州市体校她的启蒙教练刘晓芸紧盯着电视转播屏幕,关注着昔日弟子的表现。

“太棒了,这次亚运会我很看好她!”“她从小就比较灵气。”说起陈一乐,刘晓芸不惜赞词。刘晓芸回忆说,2007年,赣州市体校到各地幼儿园选拔体操苗子,当时就相中了陈一乐。在幼儿园里,与同年龄段孩子相比,她身材匀称,两腿细长,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加上活泼好动,是一个练习体操的好苗子。征得其父母同意后,年仅5岁的陈一乐来到赣州市体校练习体操。

刘晓芸记得,当年与陈一乐同批进入赣州市体校练习体操的有30多个孩子,经过筛选,加上许多孩子受不了训练之苦,最后只留下七八个,陈一乐就是其中之一。练习体操很苦,但陈一乐不怕苦,又很灵气,动作要领她很快就能掌握,并能连贯运用。在赣州市体校训练一年多,2008年她代表赣州前往南昌参加全省少儿体操比赛。刘晓芸说,队员初登赛场难免都会紧张,而陈一乐却不怯场,尽情地向观众展现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颇有大将风范。

自身条件好,加上成绩优异,省少儿体操比赛结束后,陈一乐入选了江西省体工大队,开启了她的夺冠之路。

客家小丫担主力

进入江西省体工大队训练后,具有体操天赋的陈一乐,在教练的精心调教下开始崭露头角。到了器械训练时,7岁的陈一乐在没有教练的保护下,自己爬上单杠旁的高凳,两手抓杠,双腿一荡,轻松做起了大回环,娇小的身躯在空中优美而自如地翻转。高低杠、平衡木、跳马、自由操是女子体操四个项目,大多队员是某一个单项能力突出,而陈一乐却是全能型队员。后来,她先后进入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学习训练,因成绩突出,2017年1月入选国家队。

翻开陈一乐的获奖记录,见证了她的成长和进步:2017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陈一乐获得亚军;2017年5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洲体操锦标赛,陈一乐帮助中国队获得女子团体金牌,并夺得女子高低杠冠军;2017年9月,第十三届全运会体操比赛中,陈一乐获得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平衡木和自由操亚军;2018年2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陈一乐以一套近乎完美的动作夺得平衡木冠军,同时还收获了高低杠亚军。

赛场上,陈一乐沉着从容,不畏强敌,展现出了中国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其比赛中迷人的微笑更是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是凭借着这种淡定,助她在国内外赛场上摘金夺银。当年在省体工大队努力训练的客家小丫,而今已是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主力。

临场应变显成熟

生在山村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时光荏苒,过去那个5岁就远离父母的小女孩,如今已成为亚运冠军、世界冠军。

亚运激战正酣,陈一乐现已收获了两枚金牌。8月22日晚,从冠军领奖台上走下来的陈一乐,对自己前两天的表现感到满意,唯一遗憾的是高低杠没能进入决赛。陈一乐在夺取个人全能冠军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先是遭遇自由操放错音乐、比赛中断5分钟的“乌龙”事件,后来在高低杠上险些掉杠。然而,令人钦佩的是她的临场应变能力,陈一乐在亚运首秀中克服困难,以55.950分问鼎体操女子个人全能。赛后,中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特别称赞了她,因为她在高低杠失误后不仅没有掉下来,而且弥补得相当不错,连接起来重新完成了动作,因此难度分并没有下降,最终夺得女子个人全能冠军。赛后,面对众多记者的采访,陈一乐风趣地冒出一句:“打死也不能掉下来。”而这句看似幽默的话,证明了她在赛场上的成熟与稳健。

首次参加亚运会,就用两枚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陈一乐非常开心。她希望在接下来的单项决赛中能再夺冠军。对于下一步目标,陈一乐说,亚运会结束后,她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两个月后的体操世锦赛上,届时希望能有好状态,为中国队夺取更多的金牌。 (记者李方圆 记者余书福)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