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4)“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李欣 (左)和 兰鑫彤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6)“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高晨曦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8)“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李欣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9)“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们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1)“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于欣冉(左)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2)“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于欣冉在训练前穿上冰鞋(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3)“冰娃娃”们的夏天 在长春冬运中心的室外训练场上,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丛一鸣正在进行动作模仿训练(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4)“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们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5)“冰娃娃”们的夏天 在长春冬运中心的室外训练场上,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兰鑫彤正在进行动作模仿训练(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6)“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于欣冉(左)在宿舍给高晨曦吹头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7)“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的两名成员在食堂吃饭(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8)“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们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19)“冰娃娃”们的夏天 在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教练韩再峰指导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们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20)“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们在滑冰馆练习短道速滑(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21)“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李苛在食堂洗餐盘(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22)“冰娃娃”们的夏天 在长春冬运中心的室外训练场上,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高晨曦(右)正在进行动作模仿训练(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23)“冰娃娃”们的夏天 在长春冬运中心的室外训练场上,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王子涵正在进行动作模仿训练(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新华社照片,长春,2020年8月6日 (体育·特别的暑期生活)(24)“冰娃娃”们的夏天 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们在训练结束后回到宿舍休息(8月4日摄)。 炎炎夏日,十几个“冰娃娃”在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简称长春冬运中心)滑冰馆的冰面上“飞驰”。他们是长春冬运中心短道速滑业余重点班成员,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7月初,这群“冰娃娃”们告别自己的父母,背上行囊,从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来到长春集中训练。 上午在宿舍里学习,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动作模仿等陆地训练,晚上到冰上“撒欢”,这群“冰娃娃”们每天都这样过暑假。 年龄最小的高晨曦说:“我很喜欢短道速滑,每天在这里训练都很开心,就算摔倒了我也不哭。以后我想像专业队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参加比赛,成为冠军!” 新华社发(颜麟蕴摄)

“冰娃娃”们的夏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