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概述:中国与日本的恩怨情仇

中日两国的官方交往,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那么问题来了,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两国的交往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特点?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1)东汉与三国时期的中日交往

中日两国的官方来往,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光武帝时期。

在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农业部落制国家。 公元57年,位于日本南部福冈县博地区,一个名为“奴国”的部落国家,派遣使者并携带礼物前来朝贡,并获赐金印——这是迄今为止中文史料中关于两国“官方交往”的最早记录。

除了奴国之外,还有不少日本列岛上的部落国家主动遣使,与中原王朝寻求交往。

在日本发现的“汉委奴国王”金印

进入三世纪,位于九州岛东北部的邪马台国,凭借相对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先后兼并了周边三十多个小国,一跃成为当地实力最强的政权之一。有趣的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卑弥呼女王,还是掌管着祭祀大权的女祭司。换言之,邪马台国多多少少有点“政教合一”的意思。

为了稳固统治,他们决定寻求更强大的中原王朝的支持,“为自己撑腰”。公元238年6月,卑弥呼女王派遣使者来到中国。

游戏《光荣三国志》中的卑弥呼女王形象

对于主动前来的邪马台国使者,(三国)魏明帝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他诏封女王为“亲魏倭王”,并赐以金印紫绶;封使团正使为率善中郎将,副使为率善校尉,赐以银印青绶。

在册封诏书中,罗列了大量回赠物品。除了传统的丝织品、珍珠、金、刀等物品之外,最令古代日本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 “百枚铜镜”。后来,铜镜不仅成为了古代日本贵族地位的象征,更成为了象征天皇最高权力的“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之一。

得到“中国皇帝”册封的邪马台国,在日本列岛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学界认为,这是中日两国建立册封关系的开始。另外,这种以朝贡名义进行的不等价交换,同时也让邪马台国得到了切实的实惠。因此,在双方的交往环节,古代日本方面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

日本出土的铜镜

2)南北朝时期的对日“册封”

三世纪中叶,大和国兴起于本州岛中部。进入五世纪,他们征服了日本列岛各部,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在国家局势日趋稳定后,“大和国”主动向中原王朝派遣使者以示友好,并请求册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晋时期(266—420),为了躲避战乱,不少汉人远渡日本并定居下来。在《日本书纪》中,他们被称为“归化(汉)人”。他们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在中日两国的交往环节,发挥了独特的桥梁作用。

日本史上第一位征夷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758—811),被认为是“归化人后裔”

根据史料记载,大和政权的五代大王“赞、珍、济、兴、武”,多次派出包括“归化人”在内的使团访问中原王朝,寻求“中国皇帝”的册封。

第一代大王“赞”,先后于413年、421年、425年、430年遣使于宋(南朝)。421年,他被高祖刘裕封为“安东将军、倭国王”。

第二代大王“珍”,于438年遣使来华,并请求宋文帝授予他“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的封号。不过,宋文帝只是“按照惯例”,赐予了他“安东将军、倭国王”的封号。在今天看来,此时的 “大和国”,已经对朝鲜半岛有了“小心思”。

南北朝时期的宋国疆域

第三代大王“济”,先后于443年、451年、460年派遣使者请封。451年,王“济”得到了前任大王“梦寐以求”的“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封号。不过,等到第四代大王“兴”即位后,他的封号又被“削减”为“安东将军、倭国王”。

第五代大王“武”即位后,于478年遣使上表。值得注意的是,他请求的封号比第三代王“济”还要多,即“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宋顺帝只是去掉了百济,其余的都答应授予。

遗憾的是,自五王时代之后,中日两国的官方交往就彻底中断了。

古坟时代(3-7世纪)的埴轮(一种陪葬品)

1)隋朝时期的中日交往

进入7世纪,伴随着中国版图的“统一”,中日两国中断了百余年的官方交往,又得以重新恢复。公元600年,日本向隋朝派出了首批遣隋使。607年,派出了第二批遣隋使。

客观地说,遣隋使团的出访目的,已经与百年前有了很大不同。简单地说,他们从过往的“物质索取”,开始向“文明开化”转化,即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模仿中华文化。因此,日本对使团成员的选拔,可谓“优中选优”。其中,担任正使的基本都是当地名门望族的子弟,担任翻译的主要是精通中日文化的“归化人”后裔。

另外,使团内部都有相当大比例的留学人员。他们学习的内容,囊括了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医学以及宗教哲学等,可谓包罗万象。数据显示,在隋朝存在的近40年间,日本先后五次派出了遣隋使团。

位于洛阳的“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

不过,以“学生”自居的日本,开始尝试与隋朝达成“平等”的外交关系。 公元607年,由贵族小野妹子率领的遣隋使团向隋朝递交的国书,一改过往以“臣属自居,请求册封”的谦卑态度,其开头如是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对于以天朝上国之君自居,并一直视日本为东夷小国的隋炀帝而言,这样的国书激起了他的强烈不满。他命令鸿胪卿(掌管礼仪的官员):“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次年,日本与百济、赤土等国使者一起向隋炀帝“贡方物”,其“寻求平等”的态度依然坚决,国书开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隋炀帝尽管十分气愤,但对日本能够“主动通贡”的态度表示了认可。他不仅特意派遣官员与回国的日本同行,并表示会派遣使团,对日本进行回访。

小野妹子,真的不是妹子....

608年4月,一支由文林郎裴世清为正使,合计由13人组成的使团,取道百济出使日本。日本朝廷得知这一消息后,可谓受宠若惊。为了展现自己的诚意,他们专门择地建造新馆,以极高的规格给予了接待。

使团登陆后,日本派遣官员专程去九州迎接。使团抵达新馆后,更有多名高级官员乘彩船30艘陪伴同行,一路上数百人的仪仗队敲锣打鼓,以示热烈欢迎。使团抵达都城时,一支由多名高级官员率领,由75匹五彩装饰的马匹组成的欢迎队伍前来迎接。最后,执政圣德太子与文武百官,皆锦衣玉冠、穿戴一新,列队相迎,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不过,隋朝使臣宣读的皇帝诏书,让他们倍感“失落”。原因很简单,隋炀帝自始至终以“皇帝问倭王”的口气来“俯视”日本,并且对其能够“远修朝贡”的行为,表现出了“欣慰之情”(朕有嘉焉)。在巨大的实力落差面前,日本君臣体会到,单方面寻求平等的举措,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遣隋使船队

2)唐朝时期的中日交往

纵观中国历史,盛唐无疑是辉煌的。对于日本而言,唐朝更是个“不能更好”的老师。数据显示,从630年开始到唐朝灭亡为止,日本先后派出18批遣唐使团,出使规模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7世纪初,日本的遣唐使团与遣隋使团一致,为“船一艘,人员一百人左右”。不久,使团扩大到“船两艘船,每艘一百二十人左右”。进入8世纪,使团规模扩大至“船4艘,每艘150人左右”,最多的一次,总人数超过650人。

坦诚说,每一次遣唐使的出访,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比如653年的第二次遣唐使团,在途中遭遇强风暴,一百多人中只有5人生还。可即便如此,遣唐使团依然不惧惊涛骇浪,怀着“向中国学习”的信念,一批又一批渡海来到中国,旨在把先进的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带回日本。

日本遣唐使路线图

与过去一样,遣唐使团和留学生的个人素质都非常高。他们的汉学造诣深厚,大多是日本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以隋末派到中国的“归化人”后裔高向玄理为例,他不仅精通中日文化,还在治国理政方面颇具才能。645年回国后,他被任命为大化改新的政治顾问(国博士)。654年,他因积劳成疾,病逝在了遣唐使的岗位上。

当然,要论唐朝最著名的“留学生”,非阿倍仲麻吕莫属。他19岁时被选为留唐学生,于717年到达长安。10年后,取名“晁衡”的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并考取了进士。

他不仅深得唐玄宗赏识,还与王维、李白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第三次遣唐使到来时,阿倍仲麻吕已在唐为官近20年。他上书玄宗请求回国,但被爱才的玄宗拒绝。当他在唐为官36年,已经55岁时,再次上表请归。玄宗不忍再挽留,准其回国。

晁衡启程回国时,众多友人都来送行。在归途中,船队遭遇风暴,他一度漂流到安南,最终从安南辗转返回长安。766年,唐代宗任命他为安南节度使。770年,病逝于长安,享年73岁。836年,日本仁明天皇追赠他为正二品。

电影《妖猫传》中的阿倍仲麻吕,由阿部宽饰演

3)古代日本的蜕变

在今天看来,与隋唐两朝的交往,让古代日本发生了全方位的蜕变。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日本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改革——大化改新。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发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原王朝的年号制度,定年号为大化,并要求留学生直接参与了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制定。大化改新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治上,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机构名称还是官职名称,都与唐朝完全相同。

日本国宝,天寿国绣球帐,约622年(奈良·中宫寺藏)

经济上,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度。贵族的土地被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随着时间的推移,官方又推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

法律上,日本先后编撰了《大宝律令》《养老律令》等法律条文,将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法律条文的具体编撰也仿照唐朝的做法,分成律、令、格、式四种,即户令、田令、职员令等。

另外,日本开始了官修正史的工作,结束了没有自己权威性史书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就是用汉字写成的。

《日本书纪》封面

一言概之,大化改新不仅解放了国家的部分生产力,还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换言之,大化改新让日本实现了脱胎换骨。

进入9世纪末,唐朝的国力早已不复往日(拓展阅读:读书笔记:“疯狂”的太监,是如何“玩死”唐朝的?)。与此同时,日本的统治阶层也敏锐地意识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趋势。于是,他们立即终止了本已决定894年成行的遣唐使的派遣。至此,中日间的官方交往再一次断绝,这一断就是五百余年。

日本国宝·药师如来佛坐像(局部),7世纪(飞鸟时代),奈良·法隆寺藏

在两宋、元和明初的几百年时间里,大量吸收和成功运用中国先进文化的日本,实现了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一些日本制造的手工业产品,颇受中国市场的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统治阶层的内部,滋生了“挑战中国”的声音。

1)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来往

明朝建立后,日本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贸易需求不断增加。1401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派遣使臣出访明朝,寻求贸易往来,并得到了明朝的应允。至此,中断了500余年的中日官方交往重新恢复。

室町时代的日本遣明船

不过,因为倭寇的不断侵袭,使得明朝始终对日本抱有戒心。因此,对于双方的贸易,明朝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举措”。

明朝规定,日本10年一贡,人不得超过200,船不得超过两艘,同时不得携带军器;日本船只来到明朝后,要凭所发牌照(勘合符)入港,否则不予接待。截至1433年,在日本的强烈要求下,限制稍有放宽,即10年一贡,人不得超过300,船不得超过三艘,刀剑等商品不得超过3000。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明显不如从前。使团抵达中国后,沿途滋事扰民,刁难接待人员,甚至殴打明朝官吏。坦诚说,日本人的“朝贡”,完全就是为了做生意,早就没有了过往谦虚求学的谨慎姿态(拓展阅读:“来去自如”的朝贡:任性“小王子”达延汗时期的蒙古与明朝)。

中日贸易路线

进入16世纪中叶,伴随着室町幕府的衰微,日本的勘合贸易,已经被割据一方的诸侯(大名)所控制。1523年,日本最强的两大诸侯大内氏和细川氏的船队,为了争夺贸易利益,在宁波一带爆发了大规模的械斗。

大内氏的使团在击败细川氏失利后,一路烧杀抢掠,甚至俘虏了多名明朝官员。抵达宁波后,他们大掠市区,夺船逃向大洋,“备倭都指挥”刘锦和千户张镗率军追赶,不幸战死,沿途百姓受害更是惨重。

争贡事件后,明朝断绝了对日贸易,并采取了日益严厉的海禁政策。刚刚恢复的两国官方交往不到百年再次中断(拓展阅读:理性讨论:为什么明朝的倭寇这么狂?)。

考古出土的明朝倭刀

2)什么是“壬辰倭乱”?

1592年爆发的壬辰战争,是由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以“占领中国”为终极目标的侵略战争。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中强日弱”格局,开始出现了微妙变化。

位于大阪的丰成秀吉相

1592年4月,日本军队从釜山登陆,一路向北推进,5月便占领了朝鲜首都王京(今首尔)。很快,丰臣秀吉便将“征服明朝”提上了日程,并提出了所谓的“二十五条”,主要包括:

  • 后阳成天皇移驻北京,北京周围“十国”(北京周围十府),作为皇室领地;
  • 明朝关白由秀次(秀吉的养子,外甥)出任,给予北京周围的“百国”;
  • 日本关白由羽柴秀保(另一养子)或宇喜多秀家(秀吉“五大老”之一)出任;
  • 日本“本部”天皇,由后阳成天皇的皇子良仁亲王或皇弟智仁亲王出任;
  • 朝鲜给予秀胜(秀吉的外甥)或宇喜多秀家,九州给予羽柴秀俊。
  • 丰臣秀吉本人的大本营,设置在中日贸易港宁波。

5月底,日军渡过临津江进入开城,6月渡过大同江并占领了平壤,9月俘获了朝鲜二王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朝鲜大部分领土沦陷。日军兵临鸭绿江畔,兵锋直抵中朝边境。

日本军队从釜山登录

对于虎视眈眈的日本军队,明朝一直都没将其当回事儿。一开始,明朝只派游击史儒率少量兵马前往平壤。因为对困难认识不足,明军初战失利,史儒兵败阵亡;副总兵祖承训随后统兵三千增援,又遭挫败。

此时,明朝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决定派兵部侍郎宋应昌率大军入朝参战。1592年12月底,明军渡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在朝鲜军民的配合下,于次年1月收复平壤,接着又收复开城,继续南下。见日军屡战屡败,明军出现了轻敌心理,结果在王京附近打了败仗,双方陷入了拉锯状态。

到此为止,疲惫不堪的两国,均没有了展开决战的锐气,于是进入了漫长的议和阶段。为了争取在谈判中占得先机,双方停停打打,战事居然延续了7年之久且未分胜负(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丰臣秀吉的“大东亚野望”)。

明朝朝鲜联军,向日军发起了总攻击

作为主战场的朝鲜,所承受的经济、人口损失自不必说。丰臣势力的被削弱,给了德川家康统一日本的契机。明朝国力受到损耗,辽镇兵额削减,给了努尔哈赤扩展势力的良机。伴随着丰臣秀吉的病死,战争最终不了了之。

通过壬辰战争,中日双方对彼此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明朝认识到,此时的日本,早已和千年前那个恭顺有加的“倭国”不可同日而语,它的扩张野心正在与日俱增。日本也意识到,明朝的综合国力虽然难比盛唐,但依然实力不可小觑。退一步讲,就是靠“耗”,自己也会被明朝活活“耗”死。

当然,最受伤的莫过于朝鲜百姓

3)日本的“琉球野望”和变革前夜

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中国野心”,从未就此终止。丰臣秀吉死后,萨摩藩主继承了他的衣钵,对以明朝为核心的东亚秩序发起了挑战。

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萨摩藩主岛津家久连年派人前往琉球,要求其国王向日本朝贡,但遭到拒绝。1609年,在得到德川幕府的批准后,萨摩藩开始以武力入侵琉球王国。当年4月,琉球国王尚宁兵败投降。1693年,被迫将奄美诸岛割让给对方,最终沦为了萨摩藩的附庸。

繁忙的琉球王国港口

进入18世纪后期,日本学界兴起了“兰学”热。所谓兰学,泛指荷兰人传入日本的学术、文化、技术的总称,可以直译为“荷兰学术”,也可以泛指 “西洋学术”。

一开始,兰学仅局限在荷兰语的学习方面,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荷文书籍的系统性翻译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学的研究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延展:

  • 荷兰语的翻译、普及和语言学的研究
  • 医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
  • 测量术、炮术、制铁等技术
  • 西洋史、世界人文与地理等人文科学学科

数据显示,在1774—1852年间,日本翻译外文书者147人,译著500多种。有学者认为,因为兰学发展,“日本没有像在西方以外的其他国家大大落后,并培养了批判封建意识的萌芽”(拓展阅读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是如何大力推动英语教育的?)。

杉田玄白所著解剖学著作《解体新书》(1774)

1)中日两国的“分道扬镳”

1853年,“黑船事件”爆发。次年3月,美日两国在横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坦诚说,这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全面轰塌了日本封闭已久的国门,更让日本面临着沦为欧美殖民地的危险。

1868年,德川幕府的统治被推翻。同年,日本开启了旨在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明治维新(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为什么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戊戌变法却以失败收场?)。

日本开国后,抵达横滨的各国商船

与日本一样,中国面临的形势也极为严峻。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了含有割地、赔款、开港通商等内容的《南京条约》,这也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随后,两国又签订了包括片面最惠国待遇、外国驻兵权、治外法权等内容的《虎门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和英法两国于1858年、1860年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在1858年、1860年、1864年,中国先后与沙俄签订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总计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落入沙俄手中。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让中国面临着列强殖民地的危险(拓展阅读:居安思危:一文概述,近代中国的两次边疆危机)。

圆明园遗址

值得注意的是,维新之初的日本,在外交上有两个“合作对象”,即清政府与欧美列强。萨摩派主张“日清协力”,共同对抗欧美列强;长州派主张对朝鲜采取强硬的态度,鼓吹“征韩论”。

双方辩论的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萨摩派提出的“日清协力”主张,占据了上风。1870 年7 月,太政官命令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等人,前往清朝进行有关邦交和通商的预备会谈。次年,双方在对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这是中日两国在近代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柳原前光

不过,在与欧美列强就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沟通过程中,日本遇到了极大阻力。具体而言,从19世纪70 年代起至90 年代中期,日本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成果。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一系列的欧美之行,深深刺激了负责谈判的右大臣岩仓具视。

在真切地感受到了欧美列强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之后, 岩仓具视认为,“日清两国再怎么协力,也无法与之相抗衡”。

明治政府在权衡利弊后,在1871年单方面撕毁了《中日修好条规》,开启了全面“脱欧入亚”的行动。这也意味着,中日两国的对抗已经全面升级(拓展阅读从“脱亚入欧”到“普通国家”,小议日本“国家形象”的演变)。

岩仓具视

2)日本对晚清中国的连番重击

1872年10月,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1月,借琉球漂流民事件策划侵台。

1874年5月,日本派兵进犯台湾。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琉球王国首里城宫殿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遭遇了近乎毁灭性的惨败。1895年4月,双方签订《马关条约》。其内容要点如下:

  • 中国承认朝鲜独立;
  • 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
  • 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 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895年5月8日,中日两国的谈判代表,在芝罘(山东烟台)交换了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另外,日本还以监督条约实施为由占领威海,要求中国每年要为其提供白银50万两作为驻军费。后来,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日本不得不退回辽东半岛,但得到3000万两白银的补偿费。

由此可见,日本单凭赔款一项,就获得白银2.3亿两,连本带利折合日元3.6亿多。要知道,日本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才有1亿日元。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午战争不仅让日本获得了第一个海外殖民地台湾,还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数据显示,84%的公司和半数以上的工厂,都是甲午战争后建立的。与此同时,日本的铁路总长度、轮船总吨位,都在战后出现了成倍甚至数倍的增长。

得益于巨额的战争赔款,日本的黄金储备急剧增加。1897年10月,日本开始建立金本位制,顺利进入了国际货币金融体制。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皇室

在对华投资方面,甲午战争前,日本的对华投资几乎可忽略不计。等到了1897年,中国境内有大型日本商社44个,并在上海建立了日华合办的纺织厂。带了1900年,日本商社已增至210多个,纺锤数更与1896年相比增长了8倍,1899年的对华出口总额是1893年的5倍多。

军事工业的发展变得更为迅猛。从1885年起,日本开始制造村田步枪,年产2.3万支。到了1893年,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的陆军工厂动力数扩大6.7倍,工人数扩大4.6倍。战争结束后,日本把陆军由7个师团增加到13个师团,海军舰艇吨位由5万吨增加到20万吨。每年国家预算的40%用于直接军费,实际上已在为更大的战争做准备。

利用战争赔款,日本还修建了近代钢铁业中心——八幡制铁所,并于1901年正式投产。所用铁矿石主要来自朝鲜和中国,钢材主要用于生产武器军火。1897年,明治政府利用战争赔款,在京都创立了京都帝国大学(拓展阅读东瀛志: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是如何建设“现代化”大学的?)。

京都大学校门

3)日俄战争与日本的“东北野望”

三国干涉还辽后,俄国势力进入中国东北,日俄矛盾日渐激化。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两国在东北境内疯狂厮杀,严重践踏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民众生活在枪林弹雨中,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日俄战争,使得东北成为了日俄两国的势力范围,即“一国独占变为日俄分据南北”的局面。不久,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满铁)的建立,成为了日本对东北进行政治、经济等全面统治的司令部和大本营,中国的资源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

俄罗斯宣传画上的俄军舰队大破日本舰队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重工业有了高速发展。为了扩大生产,八幡制铁所先后两次扩建。数据显示,1906年钢铁产量达到18万吨,1911年增加到25万吨。与此同时,其他大中型钢铁企业也拔地而起,产量总和更是超过了八幡制铁所。数据显示,到一战爆发前,日本的生铁自给率已近60%。

另外,日本再一次完成了扩军。1907年,陆军从13个师团扩充到19个师团,海军军费从1.12亿日元扩大到1908年的2.13亿日元。1910年8月,日本逼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沦为了其殖民地(拓展阅读:朝鲜族是如何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日韩合并条约》局部

1)一战与日本经济的腾飞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以“日英同盟”为借口,加速开启了侵华进程。一战结束后,日本全面取代了德国的在华地位。

1915年,日本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21条。同年5月两国在北京签订了"二十一条"的修正案《中日民四条约》。后来,因为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以及列强在华利益上的矛盾,日本的要求没有全部实现。

双方签订《中日民四条约》的影像资料

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综合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

在经济领域,日本进一步扩大了在华投资的规模。数据显示,在1916年—1919年间,日本对华出口增加了159.6%。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日本所占的比例在1913年为23%,到了1918年已经跃升至43.5%,与占据首位的英国不相上下。

一战结束后,日本也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数据显示,1914年,农业在各部门生产额中所占的比例为45.1%,工业为44.5%;到了1918年,工业上升到了56.8%,农业则下降至35.1%。另外,日本的工业生产总额、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等数据,也出现了成倍增长。

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

在金融领域,一战前,日本的负债高达12亿日元;一战结束,日本变成了拥有28亿日元的债权国,包括英法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都欠有日本的债务。日本在1914年的黄金储备为3.5亿日元,到了1919年底已飙升至20亿日元。

在军事领域,一战结束后,日本成为了仅次于英美两国的世界五大海军强国之一。展开来说,他们不仅在台湾、琉球设有海军基地,还在库页岛、千岛群岛设有军事据点。一战结束后,原本属于德国的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均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电影《我的1919》剧照

2)日本的全面侵华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的大幅萎缩,让日本经济濒临崩溃。一直以来,日本的产业链是以生丝为支柱。具体而言,日本通过出口生丝来购进原棉,制作并出口棉制品。再用所赚取的资金,购进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产品。

但在经济危机打击下,生丝价格暴跌,成为世界26种主要出口商品中价格下跌率最高的商品。数据显示,在1921年—1927年间,每出口1磅日本生丝,可换回约30磅美国原棉。但1932年减少到20磅,到1934年只剩下9磅。

20年代的经济危机,让日本经济几近崩溃

为了寻找新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日本把目光瞄向了中国。他们认为,“合理开发满蒙”,方能实现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振兴。“要而言之,满蒙问题的根本解决是打开现状,稳定国民经济生活的唯一途径”。

1927年6月—7月,时任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并通过了所谓《对华政策纲要》,制订了秘密的侵华“新大陆政策”,并提出了“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扩张方针。

传说中的“田中奏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用极短的时间,就将东三省尽数收入囊中。1932年3月,他们拥立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拓展阅读:一文概述:“满洲国”的教科书,是如何歪曲中国历史的?)。

1933年2月,美英通过国联大会宣布,不承认日本“独霸满洲”。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联。1934年底,日本废除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1936年初,日本退出伦敦裁军会议(拓展阅读: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日本的一系列举动,让它与美英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1941年11月,日本联合舰队的30艘军舰,包括6艘航空母舰,从南千岛出发驶向夏威夷,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拓展阅读:读书笔记: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一言概之,自鸦片战争爆发止至二战结束时,中国已沦为列强瓜分和蹂躏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则通过对中国的疯狂侵略和掠夺,跻身为列强中的一员。

中国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历史经验证明,当两国实力对比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原本弱势的一方,必然会对旧格局发起挑战。

对于中日两国而言,利益与对抗交织,摩擦与合作共存。矛盾、紧张、冲突以及试探、缓和、交流,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交往常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均势势必会被打破。至于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