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 保民生 促发展 ——锦屏县“稳内”“稳外”两手抓鼓起群众钱袋子

锦屏县通过“稳内”“稳外”两手抓,2023年以来锦屏县城镇新增就业1960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6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7人,全县劳动力13.41万人,已就业11.8万人,就业率88%。

“稳内”,为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下先手

近日,锦屏县2024年县内企业巡回招聘活动在该县钟灵乡地娄村举行,现场人头攒动,人来人往。前来咨询的村民不仅有在家务农的,还有刚返乡过年的外出务工者们,在了解相关企业信息和用工需求后,大都踊跃报了名。

这是近期锦屏县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利用节前返乡大潮有利时机,是全县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之一,花式寻才、引才、留才,为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下先手。

早在1月30日,锦屏县就召开2024年服务县内企业用工保障工作会,动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切实增强做好县内企业用工保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服务水平。

为此,锦屏县迅速制定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表、任务数和路线图等,积极主动宣传企业招工信息,动员群众报名参加,并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实现春节小长假紧盯县内就业不松手。

高频推动,部门落实。人社、工信等职能部门在客运站、乡镇集市等处设摊助县内企业招工引才,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线上渠道进行岗位信息发布,积极组织就业协管员、网格员等一线力量进行转载,迅速在互联网平台掀起招工就业高潮。

至今锦屏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招聘活动40余场次,印发岗位宣传海报到村(社区)张贴200余份,印制并发放岗位信息一览表200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54人。

此外,锦屏县人社局还联合县工信商务局、锦屏经济开发区近期深入走访县内电子、制衣等50余家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用工缺口,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对接服务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各企业岗位信息,并推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开展招聘活动。目前,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大桐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1529人,涉及普工、挡车工、叉车师傅等78个岗位。

“年前招工一方面解决了我年后找活儿做的烦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我一头栽入外出打工潮的窘境,疫情之后就业创业十分困难,现在我也与亚狮龙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打算过完年后就去报到。”锦屏县钟灵乡地娄村村民刘大妈说,政府年前招工的做法让她今年能安心过个好年。

据不统计,今年以来,锦屏相关部门收集县内用工需求企业28家1184个岗位,开展招聘活动57场次,帮助群众就近就业500余人。目前现场签订就业意向54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个,完成投资290万元,劳务报酬发放68万元,带动就业127人,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27个,完成投资2517万元,劳务报酬发放290万元,带动就业486人。

下步,锦屏县将建立跟踪回访服务机制,利用招聘活动达成的就业意向的报名登记表,持续开展后续跟踪服务,了解达成意向人员的入职情况、工作情况和待遇情况,确保企业用工服务取得实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来锦屏县坚持稳内稳外两手抓、政策落实并举方式,倾力帮助县内劳动力稳就业、助增收。

“稳外”,为扩大就业规模“打主动”

春运期间,为做好为外出务工者回乡过年及年后返岗就业服务,锦屏县开展春节前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点对点”免费专车返岗就业输出服务,帮助751名务工人员实现返岗就业。

为切实做好稳岗就业服务,锦屏县认真落实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岗补助、交通补贴等就业政策,目前已发放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814万元惠及14997人,发放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岗补助57万元,惠及930人。

同时在佛山、深圳、东莞等地方建立劳务联络站,筛选收集省内外优质岗位,着力搭建务工需求平台,为县内务工人员外出务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今年来,累计收集、推介省内外50余家企业7000余个岗位,帮助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20959人,通过“八个渠道”有组织输出就业14961人,为劳动力就业保驾护航。。

为最大程度帮助外出劳动力就业,锦屏县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上门走访和“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方式积极开展“1311”就业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及用工信息、就业推荐、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今年来,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期510人次,拨付培训生活补助15.03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运镇

编辑 蒋鸿琪

二审 杨正海

三审 沈安永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