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妈妈”

新华社兰州5月12日电(记者崔翰超)有两个女儿的曾文方家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她在当地经营一家幼儿园,今年她在当地政策下,申请成为立节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城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

“每天只要11元钱,附近的老人都可以前来这里享用一日三餐。”曾文方介绍,两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都已经开始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还会为困难老人提供免费餐食,目前已为80余名老年人提供包括日间照料、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

“养老现在是农村的大事,和幼教一样,都需要有人来做。”曾文方说。

曾文方与“一老一小”的故事开始自幼教。曾文方出生于农村,在外工作后知道了农村幼教与城市的差距,在成为母亲之后,她决心要让农村的孩子也有幼儿园可上。

2010年,她开办了当地第一所农村民办幼儿园——立节镇宝宝乐幼儿园,一开始只有3名老师、6名孩子。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她免除一切费用。

在曾文方看来,她的人生轨迹曾因母亲的身份而发生转变。但妈妈首先是女儿,女儿的身份则成为曾文方开始养老服务事业的契机。

2022年,亲人的患病卧床让曾文方焦虑万分,也让她发现农村养老服务仍存在缺口,于是和当年一样,她决定在政策的支持下放手去做。

在农村,像曾文方这样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母亲还有许多,如今,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留在农村的妈妈们与乡村发展之间早已成为了互相成就的关系。

城马村坐落在舟曲县与迭部县的交界处,46岁的村民张春兰每天除了照顾家里,就是在村上的蔬菜大棚里务工。

“每天能赚100元,没事我们就来。”张春兰之前没有外出务工的经历,丈夫经常在外,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照顾两个孩子,也让她的日子开心了不少。

“过去一年就买两套衣服,现在自己赚钱了每个季度都能买一套。”张春兰和许多母亲一样,把孩子看得比啥都重要,有了钱之后,不仅孩子的零花钱涨了,每次孩子返校的时候都要给他买许多爱吃的食物。

城马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师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女性的参与,更离不开“留守妈妈”贡献的力量,下一步他们要通过加强产业发展,让群众实现家庭增收,也让“留守妈妈”过上更好的日子。

舟曲县妇联主席李芳介绍,近年来,舟曲县妇联积极培育和树立“巾帼建功”女能手、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产业带动吸纳就业妇女1000余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