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3家日式拉麵測評「中」

日式拉麵測評【上】出來後

身邊的朋友都開始吃拉麵了

拉麵來的點擊率尤其高

看到大家終於不再追隨一蘭

傻人表示

很欣慰

【中】篇有推薦香港最好吃的沾麵喔~


09 黑龍 4.5/5

@ 北角蜆殼街6-16號寶榮大廈地下E號舖

本來是想去黑龍隔壁的俺之沾麵專門店的。卻在門口看到,他們賣的東西和我之前去吃的隱家拉麵工場是一模一樣的,賣的也是我目前吃過最難吃的黑蒜油沾麵。便立刻選擇了去黑龍。

店員中有正宗的日本人,用簡單的英語招呼你。座位下面可以拉出來一個木筐放包,很方便。店裡放著動漫音樂,不可避免的循環到灌籃高手的《好想大聲說愛你》。之前在隱家也是放動漫音樂。不過黑龍的音響比隱家小聲多了,不那麼吵人。

白雞塩味拉麵 88HKD

這碗麵我想給它滿分。雞湯太好喝了,濃濃的味道不是味精雞精,而是貨真價實的雞湯。麵很入味,吃麵的時候能吃到濃香的雞湯味。叉燒則是被換成了雞肉,非常嫩。將雞肉配著拉麵瘋狂的吃,咀嚼起來毫不費力,在口中融為一體。

玉子倒是表現平平,甚至感受到外皮有冰涼的部分,口感大大扣分。

白雞塩味拉麵 88HKD

這是我吃過最見湯底的一碗拉麵了,雞湯幾乎被我喝的一口不剩。雞湯本就比豚骨湯要更鮮美一點,而黑龍的雞湯又做的非常好。

黑龍豚骨拉麵 88HKD

湯味不錯,吃得到豚骨的感覺。但是湯略鹹。湯汁稠卻不濃。不知道大家能否感受到這濃和稠的區別。對我而言,稠是相對稀而言,水分較少;而濃則更注重於湯汁的味道是否足夠香、足夠入味。黑龍的豚骨湯在濃度上比起拉麵來還是略遜一籌。

黑龍豚骨拉麵 88HKD

話說回來,既然拉麵來的豚骨做得比黑龍好,這就讓我更加期待,是否他們的香濃雞白湯麵也會比黑龍的更勝一籌。

餃子 38HKD (定食套餐中20HKD)

一般煎餃都會外皮很脆。這個可能是因為只煎一面的緣故,特別嫩。

吉列炸蠔 20HKD

生蠔不是非常非常新鮮,但在接受範圍之內。外皮炸的特別好吃,推薦。

10 金田家 4/5

@ 銅鑼灣登龍街34號地下

登龍街有金田家、豚王、Tsuta、霸嗎拉麵、三田製麵所,還有一間小料理屋賣日料,可以說是日式拉麵一條街了。三田和豚王,甚至霸嗎都在排長隊; Tsuta和金田家卻沒有。一進店就可以就坐。

每次吃拉麵放包都是個難題。金田家吧檯的掛鉤在桌子下面,不仔細看真的找不到。

柚子辛口拉麵 98HKD

辛辣讓我覺得刺喉嚨,大哥倒是覺得完全不辣。柚子味不濃,一開始可能吃不到。而突然又有柚子味不知從哪裡鑽出來,很突兀。不如之前在富士山55吃的柚子豚骨沾麵好吃。

事實證明,吃拉麵還是不要吃辣的。辣味會蓋過豚骨湯本身應有的香味。我至今沒吃過辣而好吃的拉麵。可能因為我本人也不太吃辣的原因吧。

濃XX豚骨拉麵 78HKD

(菜單上那幾個日文我認不得)

豚骨湯還是不錯的,略遜於拉麵來,但也是能明顯的吃出骨髓的味道。有點鹹,不過味道還是比較濃的。

木耳絲很脆。麵很嫩很細,又有嚼勁彈牙。太早入口時沒什麼味道,吸汁能力不好。

肉非常不錯。剛入口就有肉汁的味道,很嫩。認真地咀嚼過之後,會有香味慢慢跑出來。僅次於周月的炙烤黑豚肉,非常之好吃。邊緣微焦,應該也是微微烤過。

豚骨湯加上叉燒的滿分,又座標銅鑼灣,強推。還不用排隊!

我和大哥點了薯餅。結果隔壁桌的唐揚雞塊上來,太香了。我們就又添了一份雞塊。

唐揚雞塊 35HKD

炸雞是無骨的,咬起來很爽。不過卻是被豚肉叉燒比下去了,一般。另外,沾醬裡面有一股薑味,我是拒絕的。

男爵薯餅 38HKD

兩塊牛肉薯餅,兩塊紫薯栗子薯餅。

牛肉薯餅切開的瞬間,裡面熱騰騰的白氣就跑出來。心急著要入口,結果燙到了嘴。倒是非常好吃。薯味微甜,牛肉細碎,軟糯。外皮炸的也剛剛好,不油膩。

紫薯薯餅的紫薯味偏淡,倒也是沒有炸物的油膩。

如果是我很餓的時候來吃,就點一份豚骨拉麵,拍張照發到ig/WeChat/fb分享一波,就可以拿到一個免費的溏心蛋(當日有效)。大口吃完,最後把碗端起來一飲而盡。這樣的事情我以後一定要來金田家做一遍。

桌上竟然沒有免費紙巾提供

哭哭

11 風雲丸 4.5/5

@ 灣仔軒尼詩道314-324號W Square地下B舖

一進店就聞到特別香的味道。湯汁的豚骨味、鹹味、紫菜的味道。立刻坐下點餐。

兒童餐還有Kitkat送耶!而且餐具好可愛!正好份量小。雖然只有12歲以下免費送玩具,那我這麼乖,沒有玩具也不會發脾氣耍賴的。興高采烈交了單子,店員說:這個只能12歲以下才可以選。

羽根餃子 35HKD

餃子是我吃到這麼多家最好吃的。裡面菜比較多,口感豐富,而不是別家煎餃單單純純的肉。

石燒咖哩豚骨魚介沾麵 93HKD

沾麵很快上來。兩個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咖哩的有明顯的咖哩味。石鍋裡的湯,滾著一個又一個大泡泡,看起來非常爽。石鍋滾了五分鐘之久,泡泡才會慢慢變小,慢慢消停。

咖哩味不是我期待的日式咖哩的味道。魚介味明顯,倒還是很好吃的。很細微的辛辣,咖哩的味道偏弱。

麵很粗,200g顯得很少。不過他家非常實惠,可以自由選擇麵量,到400g都是免費的,再往上增量才會收費。

石燒濃厚豚骨魚介味玉沾麵 93HKD

原味的很好吃。依舊是魚介味很重,但是還能吃到豚骨味的香。麵很掛湯,沾一下就能掛很多湯,很入味。並不是隱家那樣,因為是咖哩才好掛湯。即使是原味的豚骨湯也很好掛。這應該就是沾麵的終極奧義了。風雲丸的沾麵是我目前吃過最好的沾麵。

這個肉,我給滿分。非常厚,炙烤的也很香,有炭的味道在裡面。放在麵上面時是涼的;沾到滾熱的石鍋湯裡,瞬間變得溫熱。肉真的很大。瘦肉居多,肥肉則在你大口吃肉的間隙給你一點點油脂的滋潤。這樣的配比,才讓你在這麼大一塊肉中,完全不會感到油膩,最後一口不剩。

筍乾不是很好吃。可以走筍。

溏心蛋的溏心很棒,留的程度剛好,沒有凝固也沒有生到噁心。只是外皮太涼了,而且很厚,遜於Tsuta的味玉。

沒看夠嘛

再來一張

辛口唐揚炸雞 38HKD

炸雞不同於金田家,外皮炸的很老。沒有什麼特別好吃的,不推薦。

12 博多拉麵別天神 3.5/5

@ 灣仔莊士敦道113號地下

博多只賣兩種麵。豚骨湯麵和蝦味噌豚骨湯麵。

蝦味噌豚骨湯麵 85HKD

豚骨湯麵 75HKD

店內明確寫著:沒有味精添加。可是我喝到的卻是味精的感覺,吃不出豚骨骨髓的感覺。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麵很香,軟硬適中,咀嚼起來很筋道彈牙。

肉質偏硬,咬起來有點困難,我不喜歡。

點套餐的話要加30HKD,會加蛋,再配一份餃子或者小龍蝦蟹子沙綠。蛋的流心程度稍過,略有一點油膩的感覺。

餃子

正常水平。餃子個頭較小,皮偏糯。

這是我吃這麼多家拉麵店,第一次遇到跟我們主動聊天的拉麵師傅。因為是午後快兩點的時候來就餐,我們是最後一對來排隊的顧客。師傅問我們從哪來,上什麼學校。他還說,只做兩份麵,因為專心所以做得好。同行的朋友說很好吃很滿足。

13 熊拉麵 4/5

@ 佐敦白加士街8號地舖

熊拉麵是openrice著名的零差評拉麵店,果然也沒讓我失望。

黑熊拉麵 80HKD

湯很香,像麵屋武藏一樣有麻醬味;但對於我來說有點油。

熊拉麵有三種肉可以選,我要的角切叉燒粒。很嫩,肥肉尤其之香。大口大口吃,肥死都不管。

圖源網絡

招牌熊拉麵 85HKD

湯很好喝,鹹淡適中,亦不油。沒有濃郁的骨髓味,但也沒有虛假的味精味,是低調的好喝。

熊自家製餃子 38HKD

煎餃。外皮煎的倒是很香,個頭也大。但是內裡竟然有些空心,料少,味道淡。不推薦。

熊拉麵還時常出一些新意十足的期間限定拉麵,像是“和風BLACK擔擔麵”“香魚湯拉麵”“特濃芝士蕃茄拉麵”“海之幸焙煎芝麻醬冷麵”。比豚王的限定王有意思多了。

14 拉麵台風 4/5

@ 荃灣大河道81號寶成樓地下7號舖

這家是位於荃灣的一家小店,做得卻是良心的拉麵。週五的晚上,店門口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大多是附近的街坊。手工繪的Q版餐牌讓人歡喜。

桌上還有專門為長髮的顧客提供的發圈。

伊台風 88HKD

(當時用的濾鏡有點奇怪,抱歉)

第一次去吃,被麵的巨大份量嚇到了。即使是男孩子,也幾乎沒法把整碗麵吃完。麵很粗,有嚼勁。湯底非常濃稠,麵也很入味。叉燒也是大大的兩片,毫不吝嗇。伊台風裡配上了芝士,香味令人難以抵禦。

第二次是六點準時抵達,無須排隊。特意點了每日限定三十碗的沾麵。結果大失所望。沾麵湯太易冷掉,導致整個麵的口感都不好。不推薦。

總之,食客沒必要特意跑到荃灣去吃這家拉麵。若是恰巧在荃灣附近,來小店支持一下生意也是不錯的選擇。順便還可以看荃灣令人幸福的夕陽。

15 漁場台風 4/5

@ 旺角快富街39號建煌華廈地舖

名字和拉麵台風似乎有相互抄襲的嫌疑。就連店內裝潢、Q版的餐牌都是一樣的。也同樣的提供發圈。唯一特別的地方是,漁場台風會在日間(中午)售賣四款沾麵,而夜間則售賣四款拉麵。

圖源網絡

落座之後,店員主動為我拿來了一個,腳墊。其他顧客都沒有。當時一下子就很臉紅:我才沒有腿很短!

魚介豚骨拉麵 78HKD

菜單中間那一行小字“拉麵份量比一般拉麵店多1.5倍”真是沒有騙人。麵的份量也是同拉麵台風一樣,讓男生都能吃爽。湯底的豚骨味不足,魚介味倒是很重。湯亦是很濃稠,麵很粗。麵上面的那一把小蝦米尤其香。

只是,浪到了旺角,我基本上是不會吃拉麵的。那在旺角該吃些什麼呢?傳送門在此➡️當我們談論旺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吃)什麼

16 拉麵Jo 4.5/5

@ 銅鑼灣加路連山道3號地舖

我和Riley不小心來早了,店員六點才準時開門。店內掛著可愛的聖誕節裝飾,簡約又有氣氛。吧台上還放著三份最新的PPW週報和兩本2017年米芝蓮香港澳門指南。

特製沾麵 104HKD

三顆蛋?沒錯,三顆蛋。因為我額外點了半熟蛋,然而麵裡本來就有半顆。蛋的火候正好,流心程度恰到好處。而外部的蛋白竟有些滷味,彈彈的很可愛好吃。

沾麵湯的味道和風雲丸很像,魚介味很重,非常香。但是拉麵Jo的湯是很稀的,風雲丸的湯是濃稠的。面很粗,但內外口感一致,煮的很到位,有嚼勁。

肉很大片,一共三片,算是很大氣了。肥肉的膩剛好被瘦肉融合,很和諧。不過肥肉偏多,還是會有點膩。肉質很香,中規中矩,沒有缺點,好吃卻不驚艷。而且上來的三大片叉燒和菜單圖片上的塊狀叉燒不太一樣。

筍乾好評。第一次吃到沒有臭味又有味道又爽口的筍乾。

蔥花牛舌 68HKD

一端上來就很香。醬料很美味,是烤肉店的水準。可是牛舌本身很難咬,咀嚼很久也不會爛,體驗差。不推薦。

自製餃子 28HKD

餃子幾乎完全沒有煎過,就像是純粹水煮的餃子,隱約還能吃到水味。像是媽媽在家給我吃的水餃。味道比較清淡,還是不錯的。

麵的份量真的太大了,我和Riley兩個人都沒吃完一份沾麵。也是因為來早了,拉麵Jo還沒開門,我們就去隔壁媽咪雞蛋仔買了個栗子雞蛋仔。實在太飽了。

總之,拉麵Jo值得再來。而且他家其實是以豚骨拉麵著稱,拿下了米芝蓮車胎人推介(400HKD以下就可享用到的優質美食)。歡迎大家嘗試。

順便,隔壁就是Via Tokyo。如果吃完拉麵還有胃,不如再來個抹茶甜品~傳送門➡️香港四大抹茶店測評

17 長浜No.1拉麵

@ 中環九如坊14號地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