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开方的思路之二

前言
本文根据张雪亮老师6.26日在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江苏省中医经典巡讲活动”上的讲座录音整理,从公众号三世郎中全文转载至张雪亮本人今日头条号中。

全文两千字左右,预计耗时5分钟

上篇文章,我们推出了张老师讲的中医遣方用药的四大流派第一派“理法方药派”(详情可点击链接中医开方的思路之一),这篇文章接着整理了第二派“方证对应派”。张老师用两个典型病例解释了什么叫“方证对应派”,并在讲座中回忆了自己做学生时在背经典上下的苦功夫,提出要运用好“方证对应派”,要做到对条文“倒背如流”!

最后引申出学好中医的三大要素,背、悟、用!特别是最后的“用”,张老师说“最终中医学能不能继承下去,发展起来,靠的还是疗效。没有疗效,中医学不用别人反对,自然而然就消亡了。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还是要提高疗效”。

中医遣方用药的四大流派
 ——张雪亮

我们来看第二派,叫方证对应派,就是说这个病长得就像书上写的一模一样,甚至不用号脉,不用见病人都可以开方。我给大家举两个病例啊。

第一个病例

1983年,我在山东临沂中院实习。在座大多都在临床第一线,各位能不能回答我,多大岁数可以挂儿科,超过多大就不能挂儿科?大多数大夫不一定能说上来这个问题,因为你从来没考虑过这问题,多大岁数可以挂儿科,一会儿再给大家揭晓啊。

1983年我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那年来了个病人,13岁,这孩子每天晚上四肢拘挛性疼,两个胳膊、两个腿抽着疼,每天晚上发作好多次,疼的嗷嗷叫。

儿科主任是个西学中的老儿科专家,解决不了,给他开了维生素之类的东西,最后就把他推出去,说你们去看内科吧,因为你已经超过12岁了,你13岁了嘛,我们儿科就看12以下的。然后病人他到了内科,内科看了半天不行,说你应该看儿科,因为你还不满14岁。

所以83年我就考虑这个问题,国家有没有规定?大家说有没有规定?这个问题一直到前几年我才知道,前几年我们中医科学院办高级职称学习班,我们有四家三甲医院,其中有一家医院的儿科主任在场。他说WHO规定18岁以下都可以挂儿科。

这个孩子四肢痉挛性疼,大家想想《伤寒论》有没有记载,“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伤寒论说的这个脚不是脚,就是小腿,喝了芍药甘草汤,他的小腿就能伸开,就这意思。所以说一切拘挛性的疼痛都可以用芍药甘草汤。不仅是疼痛,就是不疼,不安腿的话叫不宁腿,大家听说过吧,每天晚上这两条腿不舒服,怎么放都难受,老年人多见,芍药甘草汤,也有效。包括内脏拘挛性的疼痛,都可以用芍药甘草汤。

这个病例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我正准备考北中医的研究生,考刘老的伤寒,我那时候背伤寒背的熟着呢,我们叫倒背如流,大家知道什么叫倒背如流吗?谁会倒着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谁能文字从后往前给我背下来?任何人也不行。所以说倒背如流指的是整个伤寒论条文,从第1条到第397条,每一个字儿,包括方后注,你都能像计算机搜索一样给我啪拿出来,这就叫倒背如流。当年考伤寒就是要这样,当然现在已经分级了。伤寒论条文分级一级、二级、三级,最重要的条文是必须要背的叫一级,最好会背的二级,不用背的三级,分三类。

最终当时我就斗胆,出生牛犊不怕虎,和我老师说咱们用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吧。带教老师说那你开吧,你开了我给你签字。我记得我只开了两味药,杭白芍、炙甘草就这两味药,但是具体用量我不记得了。

学生是要转科的,开完方就转到别的科去了。一个礼拜以后,这个小孩他妈带着他,每个科转着去找我。因为她记得很清楚,就是那个实习小大夫他开的药。找到我以后高兴的要命,说这个方子吃下去没两天,之前两条胳膊、两条腿疼,现在只剩一个胳膊疼,而且也是很少发作。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内科主任叫朱小明,上海中医药大学六三年毕业的,和我们周超凡老师是大学同学。他说不错,你再加几个藤类药,络石藤,路路通,海风藤,鸡血藤,加几个藤类的来通络。

大家看,这就是这么一句话就提示我们一切拘挛性的疾病都可以用芍药甘草汤。

第二个病例

有一年有个山西的女孩,大概十八九岁,在老家发烧,在山西,用的抗菌素退下烧以后,耳朵听不见了。大家看症状啊。第一,耳朵听力下降。第二,头痛如裂,眼睛很红,月经不来。住到中日友好医院免疫科,每天疼的嗷嗷叫,病房的病人都烦她,她不停的要吃止疼片。

请了协和医院的专家会诊,协和医院专家说是药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是不可逆的,对不对?但是这个病例最后证明她不是药物性耳聋。

她这个病长得像不像张仲景书上写的柴胡证呢?咱们想想看少阳证有什么“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有这么几个字儿就可以了。刘渡舟老师说要善于抓主症,主要症状。伤寒论还有句话,“但见一证便是”,怎么样“不必悉具”,你不可能每一个症状都有

所以说这个病人我连去都没去,我打电话只问了问,你就开小柴胡加四物汤。后来头疼逐渐好,月经来了,听力逐渐恢复。这就反过来证明她不是药物性耳聋

所以我们现在说的方证派,是指的有些方可以按主症群使用。你看伤寒论,伤寒重脉,温病重舌,伤寒论里谈舌苔的地方很少,它的症状就非常重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就治疗这种厥阴经寒证头痛,有这几个字就可以了。当然这一派还要基于咱们学经典要背!学中医我认为有三大要素。


第一就是背

我们要背中药、背方剂、背经典,学针灸的要背穴位。我们中医科学院的研究生一入学,我只要参加面试,我先看看基本功怎么样,你学针灸的,问一下孕妇哪些穴位不能针,有些人楞住了说不上来,我说孕妇禁针合谷三阴缺盆昆仑呀,那肚子上的穴位肯定也不能扎。这就是我们说啊,注意第一个字背。

第二个是悟

“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这是《医学心悟》里说的。“心悟者,上达之机”我们要善于思考,“言传者,下学之要”,靠着上级大夫,靠着老师一句一句往里灌,是下学之要。

第三用

就是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个中医学是文化,但它首先是医学,我相信大家在临床也是时不时会碰见不相信中医的事,有些人不信中医的,还有些人反对中医的。最终中医学能不能继承下去,发展起来,靠的还是疗效。你没有疗效,这个中医学不用别人反对,自然而然就消亡了。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还是要提高疗效。

曾经听咱们安徽亳州的药商跟我说,他说张老师你知道全国饮片卖的最好的是哪里吗?卖的最不好的又是哪里?卖得最好的河北张家口、广东一带,卖的最不好的就是咱们这一带,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包括我们县。这一带老百姓接受中药的比例较低,嫌麻烦。但是我觉得啊,那怎么改进中药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还是疗效。


中医遣方用药的四大流派,第二派内容到这就讲完了,后续我们会推送第三派:病证结合派,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也是中医药性和西医药理相结合。敬请关注!

中医开方的思路之一“理法方药派”

中医开方的思路之三“病证结合派”

了解更多健康咨询请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如有问题请评论留言或者私信给我,出诊之余我会尽量解答。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