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晚清蒲华国画作品赏析(三)

墨尖族专注国画内容的创作,更多国画技法、视频内容可查阅墨尖族网站!

墨尖收集又整理了10幅晚清著名画家蒲华的作品及介绍,喜欢的可以收藏,更多名家作品欣赏等内容请关注墨尖族头条号!

第一幅:双鹭风荷

这是一幅合作画,蒲华的朋友何煜画白色双鹭,蒲华补粉色荷花并题句。整幅画的风格还是比较协调统一的,但对比可以发现,蒲华的用笔和气魄还是要大一些,不似何煜有些纤细,这也是大家风范的体现。

第二幅:水边篱落忽横枝

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最喜梅花与鹤,有“梅妻鹤子”之称,并有多首咏梅诗流传于世。此画即画其诗意。梅枝从右下角发枝,用笔挺劲,墨色清透,很好地表现了梅花“清”“劲”的品格。

第三幅:文窗清品

梅花、水仙为冬季文人所喜之清品,此画以水墨、白描双勾表现此二种花卉,水仙向左上舒展,梅花自右侧出枝后向上生发,而后折回向左下,与水仙相呼应,构图呈合抱之势。此画在蒲华作品中属于比较秀润的一路。

第四幅:幽兰图

蒲华的个性有些方面与明代徐渭有相似之处一一不羁、疏放、随性,故有“蒲邋遢”之称。此幅即拟徐文长本,用笔老到,尤其兰叶行笔沉着似有扛鼎之力,确实是“笔夺空山之秀,墨生王者之香”。

第五幅:园林秋艳图

画家以黄、紫菊花和雁来红、绿色湖石齐聚来表现出“艳”,不知是用心安排还是巧合,最前面的雁来红、后面的绿色湖石、再后的菊花,色彩是一层比一层淡。所以虽然色彩多,但是前后主次关系十分清楚,又加上细竹、杂枝、小草,使得画面丰富而不杂乱。

第六幅:潇洒出尘

这幅竹石图所绘竹、石形象清瘦,笔法谨严,款末题“双琴楼晓起写”,大约早起时神清气爽,所以所绘之新篁也充满朝气,如年轻人一般。石头的造型也很奇警,呈两端大中间细的形状。依风格判断应是蒲华早期作品。

第七幅:竹石图

虽然此画题跋中表露了对于元朝初年画竹大家李蓟丘(李桁)的钦慕之情,但是画家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还是自己的鲜明特色,竹叶撇法几乎是尖起尖收,脱却李桁之严谨外形而存其高格调也。

第八幅:临祝枝山诗画

祝枝山(祝允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画不多见,从这幅蒲华的临作我们可以判断,祝枝山的原作风格应该也是比较严谨规整的。

第九幅:竹石图

蒲华画时有奇思,这幅画一粗一细两竿竹子并行直挺而上,而且距离如此之近,是一“险”也,又以最细之竹和湖石、苔点破之。湖石一半在画外,也是比较奇特的。

第十幅:竹石十二开之一

东晋王子猷极喜竹,曾言“不可一曰无此君”,此画即以此句为题。这幅小品仅写两枝墨竹(以长锋大笔写出),一长一短,一疏一密,一浓一淡,画面布白大小也极合画理。

相关内容:

名画欣赏|晚清蒲华国画作品赏析(一)

名画欣赏|晚清蒲华国画作品赏析(二)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注:墨尖族感谢您的收藏和转发,如果喜欢尽可在评论区中畅所欲言!内容首发墨尖族头条号,转发请保留此段内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