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积德“裕”后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之后逐渐发展两大类,一类叫拼音文字(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另一类叫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

拼音文字是线形的,给你一个字母,你看不出任何意义,只有当一串字母像一条线那样组合起来,才产生意义。然而,作为方块文字的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举个例子,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由此可见,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而汉字的信息量最大。

汉字是唯一的从古人象形表意造字一路传承下来,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的文字。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标志着那时已经出现成熟的汉字系统。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虽经横平竖直的规范,却总是一脉相承,从未间断。

越原始的,其体现人文性也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深刻。因此,汉字中所含有丰富的人类文明的原始信息,可以让我们窥见先民的精神和思想源头,对今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带来有益的启示。



(13)裕

字形演变:




本义溯源:

金文"裕",左边是"衣",右边是"谷":

因此,大部分做解释为:左边有"衣服",右边有"谷物",有吃有穿,就是富"裕"。这种解法贻笑大方。为何?因为"谷"字的本义是山谷,其作为榖物之"榖"的简化字是以后的事,在金文和篆文中没有作为粮食的"谷物"含义。因此,这种解法不对。

先要了解"谷"的本义就是"山谷",本应读[yù]。山谷是两山间的夹道或溪水道,它具有虚空的含义,因此有"虚怀若谷"的成语。至今仍有一些有"谷"组成的字都发[yù]音,而且都与山谷有关,比如:欲(人的贪心像山谷那样无法填满)、峪(山谷)、裕。

看大篆"裕"将会得到启示:

"谷"在"衣"之内,更加证明了有吃有穿的解法不对,却凸显出""字的本义:衣服里面的空间像山谷那样空旷!会意为:宽大、宽绰、富余

小篆、隶书和之后的楷书、行书都延续了左“衣”右“谷”的字形,不再赘述。




衍生含义:




延伸了解:

成语"积德裕后",释义为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出自《又答李磻玉书》清·朱仕琇)




其他汉字解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