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打坐~第56章(上):和光同尘 | 玄德的特征:4无为(四)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

每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和光同尘》,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然后,用“虚灵顶劲、垂帘正视、卷舌藏喉、松腰竖脊”的身法来调整一下姿态。

昨天,我们分享了修养玄德的第四个心法“无为”的第三篇,重点讲了“无为如何运用于静坐”。今天,我们来分享最后一篇:在静坐中练习无为的四个方法:

  • 一、不控制;
  • 二、保持中正
  • 三、自我接纳;
  • 四、内在诚信。

一、不控制

凡是您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您。

比如,您在静坐时一直期待宁静,反而可能得不到宁静。因为,您对宁静的执着有多强烈,就会有同样的强烈在排斥自己的各种念头。如果是这样的话,您内心就总有两股相互对抗的能量存在,这只会给您造成更大的躁动。

在静坐时,您可以告诉自己:“我不期待,也不控制。我只是参与到静坐中的一个练习者,我安于当下的真实体验。”

二、保持中正

我们一直在说,静坐就是要保持“中正”,身体的中正有助于您回到内心的中正,恢复阴阳的平衡。

在静坐中,您身体的感觉就是对您最直接的提示。

  • 比如,您没有虚灵顶劲,您的颈椎就没有直立,往往会造成肩颈紧张,头部气血不足,呼吸也会短浅;
  • 如果您没有松腰竖脊,腰腹核心没稳定住,脊柱就容易歪斜,胸廓就容易紧张,呼吸也无法深沉柔和;
  • 如果您刻意去呼吸的话,又会引起更多的不舒服、不自在……

当身体这些反应出现后,您不要急于评判或不安。此时,只要告诉自己:“我的身体中正。”然后,让意识回归到身体的中心,内心放松地看着这种调整,对身体的感觉保持微笑,就可以了。

三、自我接纳

静坐最重要的练习之一,就是“自我接纳”。

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接纳身体出现的任何状态,也接纳内心出现的各种反应。

这一切的出现就像是流动的画面,您只是看到就可以了,不必对其评判。

但“自我接纳”并不是说:“我看到了,就任其发生,不作出丝毫改变和努力。”如果是这样,那就是自我放纵了。

所谓“自我接纳”是说:我看到了我存在这样的状况,我也感觉到了那种不安和不适,我会安静相守、诚实以待,慢慢调整身体、放松自己,继续觉察。

四、内在诚信

自我接纳的目的,就是保持内在诚信。

  • 因为,您能多诚实地与自己的感觉相处,就会有多坚定地想要修正自己,而不会去回避训练的艰辛;
  • 您有多少勇气与自己不喜欢的感觉相处,就会有多少韧性不让自己轻言放弃;
  • 您对自己有多少坦诚和担当,就对未来有多少信心和希望。

以上就是关于修养玄德的第四个心法“无为”的全部内容。

“无为”既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强大的能力。

在静坐中练习无为,可以用以上这四个方法:不控制、保持中正、自我接纳、内在诚信。在人生中修无为,也一样可以用这四个方法,让自己内心虚静、品格高洁、做事精进、坦荡淳朴。

我们用81天的时间,来通过静坐走进经典,通过经典练习静坐,实际上,就是要把静坐、把身体视为一方天地、一次人生。我们所练习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心法、每一次觉知,都是为了将静坐中的感受延伸到生活中,让心境的改变真实地影响生活

其实,修行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就是为了真实的修行,这两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好,现在请您记得,今天的静坐要点是:“爱苠治帼,能无为乎”。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和光同尘》。这一章的原文是: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duì),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

由于篇幅关系,本文的下篇《第56章(下篇):学道是来学规律;修行是要修智慧》,将放在下一个文档中发出。敬请谅解。其中含:

    • 第56章的原文讲解;
    • 每章中的三条规律;
    • 本章《道德经》的问道心得等。

更多有趣内容:


《道德经》第56章的详细讲解,详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