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价值!孙子兵法中“地”的影响,对思维与能力的双重要求

孙子兵法解读与实战体悟 丨 作者 / 刘文新

这是孙子兵法讲武堂的第372篇原创文章

全文3732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始计篇“五事”的第三个要素是“地”,“天与地”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空环境,也是战争的时空环境,之前从“时间价值”的角度阐述了“天”对组织管理的影响(《孙子兵法中“天”的影响,从时间价值角度,对团队管理应变的要求》),本文从“地”的角度来思考对团队管理的要求。

“地”在孙子兵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六千字,关于“地”的篇幅大概占四分之一左右,足见“地”对战争的影响程度,遗憾的是,与很多朋友交流时发现,大家读《孙子兵法》,往往只读到“军争篇”,对九变、行军、地形、九地几篇的“地”,要么有些排斥,认为现代战争中“地”这个要素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要么读不下去,感觉这些内容比较枯燥,没有了其他篇章中的“金句”和“鸡汤”。

实际上,“地”与“五事”的其他要素一样,贯穿于作战指挥的每个环节,孙子十三篇几乎都涉及到了“地”的影响。

一、孙子十三篇中的“地”之用

1、始计篇是总纲

这篇对“地”进行了定义: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这个定义概括了“地”的范围,基本可以涵盖我们现在所说的海、陆、空各种空间,也概括了“地形”的基本特征,并在“兵者诡道”部分“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中体现了“远近”的特征之用。

2、作战篇侧重“远近”

“千里馈粮”体现了距离战场之“远近”,结合“革车千乘”、“丘牛大车”的运输工具,得出了风险评估之“国之贫于师者远输”。

就是说,在作战篇的“预算管理”方法与“风险评估”工作中,“地”之远近的特征贯穿于其中,影响着预算的多少、比例等变量,也决定着风险的系数。

3、谋攻篇体现于“死生”

谋攻篇主要讲“目标管理”,既有目标管理的范围,也有目标与资源匹配之模型,还有目标评估的要求。

确定什么样的目标,要实现多大的战果,与之匹配的是空间上要进入“地”的死生特征。

4、军形是对“地”的综合考察

军形篇误解比较多,上来先讲“攻守”,这是排兵布阵的功能,如若米尼所讲,开战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攻势作战”,还是“守势作战”,要配置资源,部署兵力,明确具体功能才能做好内部结构上的安排。

因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不明确,资源和兵力的结构就没有办法设计。

在资源和兵力的结构设计上,军形篇给出了具体方法,即“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这里的“地”,需要基于现场,基于战区、战场,或是全局从“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来综合考察;然后才有“高低之地,容兵几何?远近之路,行兵几何?广狭之区,集兵几何?险易之地,用兵几何”之度;进而确定哪里用多少兵力,哪里用什么兵种等安排。

5、兵势的“高下、险易”之用

兵势侧重于造势、用势之用,重在结合“军形”之静态势在心理上打击对方之士气,在物理层面冲击对方之组织,实现两个方面的胜利。

造势重在“奇兵”的部署,体现在“其势险,其节短”,这涉及位势的把握,即在合适的高度,合适的距离安排合适的兵力,适当的时机发起攻击,打击其士气、冲击其组织。

这个操作就涉及了“地”之高下、险易的判断,和兵力展开方向、位置之选择。

6、虚实篇的“地”之综合运用

在孙子兵法操作流程中,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军形与虚实一体,军形侧重于己方操作(其原理是反向判断对方操作),虚实侧重判断对方的兵力部署,也包含了为己方创造“击虚”点的行动。

这些不仅涉及“先处战地”之“远近”的运用,以获得预设战场的积极防御性作战中的所有优势;还包含了“攻其所必救”的要塞或战略要地的攻击(包含佯攻);并且通过“军争”之分合行动,让对方“无所不备,无所不寡”和“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

这些操作都是“地”的运用,即便是在企业运作中,造势、用势也涉及到“地”中空间范畴,比如产品渠道和传播渠道等。

7、军争的“分合”之地

军争篇是配合兵势篇展开兵力的操作,抢占要地,必然涉及军事行动,率先占领就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军方式,其决策中涉及了“远近、险易”考量;还有涉及“高下、死生”的“高陵勿向,背丘勿逆”的策略选择,以及“广狭、险易”的兵种配置决策等。

8、九变之地

九变之地,既有通则,又有变势,要因地而变,变出众寡、强弱之间的态势转化,这篇除了“圮地”是“险易”特征之外,衢地、绝地、围地、死地都属于“死生”特征。

任何一种“地”的特征都会影响行军,影响战斗力的发挥,也对体能、战斗力和指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9、战场选择之“地”

行军篇主要讲行军、宿营、防卫的战场选择,一方面要知“八阵之经”,清楚在什么样的战场(平陆、水上、斥泽、山地),选择正确的宿营、防卫措施,以及核心作战策略等;另一方面要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战力发挥的战场,有点类似于“穷则迂回穿插,达则炮火覆盖”。

10、地形篇自然地形

“六地”实际上是六类地形,介绍每一类自然地形的“地利”、“地势”,一方面要学会面对某一自然地形时能够准确判断其地利、地势,知道怎么充分利用该地形的优势;另一方面是要学会应用,清楚对方抓住了有利地形该如何破解,而非原文中所给的“固定策略”。

11、九地之变

九地篇并非讲九种自然地形,而是讲战争处于不同阶段所用之策略和团队的士气管理,这是综合了“高下、远近、广狭、险易”之后从“死生”角度出发,充分运用人性特点的操盘原理,有人说“九地篇”是其他十二篇的综合演武场,也算是比较贴切的说法。

从这个角度讲,“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道尽孙子兵法物理和心理两个角度的操作法则。

12、火攻之地

火攻篇看似讲“天时”,实际上也与“地”有必然联系,“火发于内”的对方之战地,“军应于外”之我军的位置,以及“火发上风,无攻下风”等都体现了对“地”的选择。

13、地形之信息库

用间篇似乎感受不到“地”的信息,但无论是“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的对象皆与“地”有关,还是“五间俱起”的信息网建立,必然有关于“地”的信息情报。

就是说,信息库中不仅要有战场上对地形的实地侦察,还要有“先知”的地形库,战前对战区内地势、地利有一个静态的把握。

二、空间价值对组织或个体思维与能力的要求

从上一部分的粗略梳理发现,孙子十三篇皆被“地”贯穿其中,是战争时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且就像孙子兵法各篇结构法那样,每一篇的操作实务的下半部分,一定会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工具模型,或对应的保障措施。

因此,对于每一种“地”的运用,每一个空间中的操作,也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孙子兵法“地”这个空间价值中,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对组织的要求。

1、企业在各种空间中的思维方式

企业做营销面对着各种空间,笼统可以划分为网络空间和线下空间,实际上这其中又可以细分出很多空间,比如可口可乐线下就有22类渠道,都是不同的操作空间,网络中有短视频、直播、社区团购、淘宝商城等各种销售空间。

这众多操作空间中,每一种渠道的操作逻辑都不完全一样,尤其是线上与线下区别更大,因此要用不同思维方式来处理不同空间中的事务,否则就难以将不同空间效力发挥出来。

方刚老师说,新消费品牌的宿命:发于线上,成于资本,限于线下,危于巷战;传统消费品牌的宿命:发于线下,成于巷战,限于线上,危于升级。

这正好总结了两类品牌的不同起点与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未来的困境。

就是说,针对不同空间要让拥有不同思维方式的管理者进行操作,高层管理者也要建立相关的思维模式,否则就难以在某些空间中突破。

在传播空间中也是如此,曾经的纸媒、电视媒体时代,那种媒介空间是一种特性,侧重于建立认知,打造知名度,而进入媒介碎片化时代,网络空间这些传播载体不仅有传播功能,还具有渠道功能,甚至也是体验、场景、评论的场所。

这样的传播空间,需要场景与体验融合的内容思维,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喊着“内容为王”,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内容思维”。

2、见胜能力的要求

见胜,是一种什么能力?

我将其理解为一种能够快速抓住关键点和判断力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将领所必备,如孙子兵法所言“见胜而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军形篇之所以将这个能力提出来,是要求将领在部署兵力的时候能抓住“地形之眼”,将兵力部署在关键位置,尤其对全局起决胜作用的位置。

当然,这个能力也是在任何领域能快速抓住“成功的关键因素”的能力,做好关键的事,而非在无关紧要的事上耗费时间。

一般来讲,咨询公司要具备这个能力,进入一个企业,首先要快速掌握这个行业的成功关键要素,企业的核心战斗力,以及未来能够补齐的要素,以及难以补齐的要素,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另外,将领要具有判断地利的能力,即对某个空间的地利(利弊)有准确的判断,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操作。

对不同空间操作能力的把握,就像军事中的训令和演习一样,针对不同的作战阶段,要有针对性地训练,针对不同的地形要有针对性的演习,这样既可以提高作战时的协同力,也可以提高整体战斗力。

企业在不同空间的操作,一方面要注意不同时期对渠道的正确选择,使用不同的传播工具;另一方面要提前培训其针对性的思维方式和对应的能力。


推荐文章:

孙子兵法实战体系中,“有道”的组织什么样?

从入门到精通,掌握《孙子兵法》的操作实务,

这三本书有必要一起读。

↓↓↓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