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学毛主席(13):至暗时刻,或许才是伟大创新的开始

文/老余


一听到创新,我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戴着眼镜,穿着雪白的大褂坐在干净的实验室里,一边做思考状一边摆弄试管的样子。

这样的臆想让我们觉得创新是一件优雅,甚至浪漫的事,我小时候就幻想过这样的场景,自己一不小心就搞出个新东西,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但很可惜,真实世界的创新不是这样的,一点也不优雅浪漫,甚至有些狼狈,因为伟大的创新,很多发生在生死攸关之时。

你试想,之前的办法能奏效,能让自己、让公司、让社会、让国家过得很好,为何要创新呢?没有动力嘛,所以:

创新,很多都是被逼出来的!

比如上井冈山时的三湾改编。

疫情已经三年,对很多人或公司,毫不夸张地说,已经到了“生死攸关之时”,或许现在,就是我们要将创新进行到底的时候了。

肯定有人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创新谈何容易?

但我们现在的情况比毛主席上井冈山时还要困难?我不信。他老人家在那样极度危险情况下,能通过【创新】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虽然我们的智识和主席有差距,但我们的困难要比他老人家当时的小,两者一中和,我相信我们也能走出困境,让星星之火得以延续。

本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毛主席在上井冈山前后,遇到了什么困难?而他又是怎么天才般的解决的?虽然困境不一样,但解决问题的心境、底层逻辑和解决问题应有的决心,即使再过百年,也不会变。因为:

术虽千变万化,但道就在那里!

好,我们开始。

(一)至暗时刻

1975年10月,已经极度虚弱的毛主席,还在回忆井冈山时的情景:

秋收暴动后,我们连打了几个败仗,人不断地跑,连师长都跑了,人心乱得很。当时就有人说,还是散了吧,就这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

又过几天,大伙休息时又在讨论散伙的事,当时就有人问我,毛委员,凭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革命能成功吗?

我对他们说,我这几个人,这几条枪,用不完,绰绰有余,愿意走都可以走,不信,咱们有言在先,到庆祝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肯定死不光。

1949年开国大典后,我见了几个当时听过我讲话的人,没想到,他们还都记得那些话,现在,井冈山的老人不多了。

时隔近半个世纪(1928年上井冈山),他老人家还在回忆这段历史,说明这一段确实形势非常严峻,可以说到了生死攸关之时,也不为过。

毛主席回忆的秋收暴动,是指1927年的秋收起义,这段时间起义非常多,除了秋收起义,我们熟知的还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不熟悉的有湘鄂边的洪湖地区起义、广东海陆丰的三次起义、赣东北的横弋起义、鄂东北的黄麻起义、平江起义……

这些起义真算得上是“揭竿而起”,手里真的只有“竿子”——拿着大刀长矛,甚至还有梭镖对抗枪炮齐全的敌人正规军。

起义者除了部分战死,大部分其实是打散了,剩下的少部分就是毛主席回忆的情景,士气极度低落,面临着“散伙”风险。比如:

南昌起义后,两万人的部队南下走到广东潮汕地区的只剩下1.1万;

南昌起义一个月后的秋收起义也差不多,毛主席带领剩余1700多人从文家市出发,经过10天行军到达井冈山下,部队仅剩下700多人,师长余洒度都跑了,且跑到国民党那里去了。

刚上井冈山不久,新任的团长陈皓、副团长徐庶和参谋长韩昌剑不仅自己跑,还带着部队去投奔军阀,如果不是毛主席得到消息去追,秋收起义最后剩下的这点“骨血”,也要段送掉;

广东农王澎湃领导的海陆丰起义,最后剩下的只有二三百人;

... ...。

管中窥豹,上井冈山之前,各路起义军的情况都差不多:

  • 外部大环境上,国民党全副武装长枪大炮,人多势众;
  • 内部小环境里,我们是梭镖长矛,敌众我寡,人心涣散。

这种情况,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很多公司的境遇很像?大环境是在疫情之下,无法改变;公司里是离职的离职,留下的士气也低到冰点。

更要命的是,上海小洋楼里的党中央觉得毛主席违背了指示:我们是命令你攻打大城市长沙城,你倒好,退缩不前,不视死如归,带着队伍入了深山,当绿林好汉去了。

于是,下令撤去了毛主席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

更更要命的是,当时通讯不发达,这些命令要靠通讯员传达,为了防止被捕还不能带任何文字材料,只能是“口口相传”,几经接力,最后,这道命令从上海传到井冈山,竟成了:

——开除党籍!

党籍都没有了,自然也当不了井冈山的前委书记了。

1928年上半年,毛主席几个月时间成了“党外人士”。

内忧外困,怎么办?

我们看看毛主席是怎么做的。

(二)找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此刻,35岁的毛主席放弃了吗?觉得不可挽回了吗?反正已经是“党外人士”了,就此躺平爱咋咋地了吗?

——他没有,艰难时刻能挺住,是一个领导者的最优秀的品质!

当然了,那个“开除党籍”的误会几个月后就解除了。摆在毛主席面前的,是像麻线团一样的错综复杂的局面,那个能捋顺麻线团的头,在哪里?也就是说这个困境的【主要矛盾】在哪里?

我们先看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阐述,毛主席是怎么说的:

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为何解决主要矛盾如此重要呢?

毛主席说: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什么是主要矛盾?

——就是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因素。

回到“那团乱麻”之中,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稍微推导一下:

为何我们的军心涣散到崩溃的边缘?——因为我们一再失败——为何一再失败?——因为我们一再地想攻打、占领大城市——为何想占领大城市?——因为我们的榜样,俄国十月革命就是这么成功的。

我党成立,是直接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启发,并在共产国际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的。而俄国十月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他们的工人在大城市发动武装起义,一举夺得了政权。

既然这条路俄国走通了,那说明这是真理,我们也要走这条路。

这是战略方针上的错误,也是主要矛盾之一。

这几年,确实就是按照“俄国十月革命占领大城市”这么实践过来的,其实一开始,毛主席也是相信这条路的,也一直在湖南组织工人运动,例如影响很大的安源工人大罢工。

但罢工一完,两名工人领袖就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了。

罢工搞了十几次后,毛主席发现这条看似正确的路,虽然在俄国走通了,但不合符中国国情:

俄国,工人阶级人数众多,且西方有服兵役的传统,发动工人阶级给他们枪,就是一支数量庞大的正规军,占领城市就成为了可能;

而在中国,工人阶级数量太有限了,且基本没人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要这样数量稀少缺乏训练的人去占领城市,失败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到此,毛主席才理清了第一个“线头”,我们要到农村去,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这或许就是毛主席不惜违反上海中央命令的原因,由此开始了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开端。

因为他看到了主要矛盾,而上海洋房里的头头脑脑们在书本里,是永远不可能发现这一点的。

所以,同志们,真理在一线!

当你的公司在疫情之下备受煎熬时,第一步就是去一线看看,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是不可能有解决办法的。

这是第一个“线头”,解决的是保留革命“骨血”的问题。

顺便说一句,在那样极端的情况下,毛主席上井冈山后还写下了第一篇理论文章,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从理论上分析了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没有平稳的心理和深刻的洞察,是不可能写出这样高水准的理论文章的。这一点也在提醒我们,虽然我们达不到主席的水平,但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在任何情况下,起码不能自乱阵脚。

我们继续往下推,既然去农村是正确的路(站在上帝视角,这也是唯一正确的路),那这条路只能解决保留骨血的问题,可要农村包围城市,需要一支钢铁般的军队,而自古建军的前提是要有钱,但我们没钱。

没钱,如何建军呢?

这是摆在毛主席面前的大问题。

(三)绝对的天才创新:无军饷军队诞生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的铁律就是“当兵吃饷”,几天不发,就有哗变、溃散的危险:

——没钱?我凭什么替你卖命?

你看当时南宋高宗都穷到一个宫殿多种用途,殿外摆着各种牌子,开什么会就挂什么牌子。即使这地步了,给岳飞的军费还一分不少。

为啥高宗穷成那样了还满额给军费?

就是要表明这支军队还是我养着的,你们的军饷都是我出的,你们得为我效力。所以,没钱,想要建立一支军队,还想要建立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是万万没人敢想的。

这个“军队=钱”的铁律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直到毛主席来颠覆它。

如何建立呢?一系列组合拳。

主要说三点:

1、整编部队——注入新的灵魂

具体说,是缩编部队。

这一上来就很颠覆,一路到此人越来越少,打仗就是打人嘛,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

但毛主席不这么想,还有比数量更重要的东西,对全员说: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你们愿意留下的就留下,想走的给发路费,且将来愿意回来的,我们还欢迎。

接着,毛主席表示,我们这支队伍和以往的所有队伍不一样,我们不是为了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全中国的穷人能吃上饭,包括你们自己、你们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

不认同的,想当兵挣钱的,可以走,我们发路费开欢送会。

你品,从来没人把当兵的当人看,但在这里他们第一次有了选择权,而国民党那边还在到处抓壮丁。

听懂了、留下的人,虽然外表完全没变,但毛主席就此给他们注入了思想和灵魂,他就脱胎换骨,成了新人。

2、官兵平等

几千年来的中外军队,都是上下级等级森严,什么打骂士兵、吃空饷、喝兵血的事并不新鲜。之前之所以还当兵,不就是因为这是一份工作么,能赚钱。

现在这最大的激励没有了,我们当兵的吃糠咽菜,你们当官的却是大鱼大肉,谁心里都不会平衡,上面“注入的理想”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当失去一方面时,必须拿另一方面来弥补。

不发钱,拿什么来补呢?

拿尊严,有时尊严是无价的。从此,我们共产党的队伍里,长官和士兵除了在政治上有上下级关系,其他的一律平等。

不再允许打骂士兵,伙食账公开,且无论官兵,每天伙食费都是五分钱。

你看毛主席,吃的不就是粗茶淡饭,住的不就是窑洞,穿的不都是补丁加补丁的衣服么。

后来斯诺来延安看到毛主席的穿着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即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人,穿的穿的住的是这样的,和普通士兵没啥区别。

这就像公司创业,只有你做老板的带头干,带头吃苦,大家才知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相反,太多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说得漂亮得不行,有些还令人热泪盈眶。

但你一看,他们做的完全就是瞎胡闹,和墙上的那几句话半毛钱关系没有。然后就是从上到下最后到用户,都知道这个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是挂在墙上骗人玩的。

最后,没一个人相信。

你自己不践行价值观,凌驾在价值观之上,你说你整天在公司给员工培训价值观有什么用?大家都不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大家都不在意你是怎么说的,在意的是你怎么做。

3、土地革命

当然,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还有土地革命,既然短期利益——军饷没有了,那就得用远期利益来补。为何一场大战役广大农民会把物资一车一车地推到前线?除了军民一家亲外,就是大家都知道,只有解放军赢了,大家刚分的土地才能保得住,国民党赢了,这一切又都化为乌有了。

军饷,就像我们现代公司的薪酬制度,你这里给得高,人就在你这里,而别人给得更高,人就会去他那里,所以军饷是一个短期的激励制度;而土地革命就像一个长期的期权激励,激励出来的主人翁意识,是军饷不能比拟的。

你的公司,有长期的激励制度吗?这个制度大家打心眼里相信吗?问问自己。

其实,围绕着不发军饷而要去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新型军队,毛主席的创新还不止如此,除了上面的把兵油子清除出去、官兵平等、土地革命外,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都是围绕着不发军饷的系列创新。三湾改编后,解放军不再是拿命换钱的雇佣军,每个人心中都知道自己为何而打仗,都知道这个比钱重要很多。

从此,士兵有了理想,就带不走、打不散。

我们再看蒋介石,他的队伍还是传统的“当兵吃饷”,甚至是抓壮丁充数。在没有遇到毛主席之前,部队都是这样,看不出高下。

当被毛主席注入灵魂的军队遇到传统军队时,就像大刘《三体》里说的,这是降维打击。比如后来的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只花了几个小时就解决了李仙洲的五万多人后,陈城大火:

五万多人啊,几个小时就完蛋了,就算是五万多头猪摆在那里,让共军去捉,也得抓几天吧!

是啊,满山乱跑的猪,确实要捉很多天,但这五万多人是齐刷刷、排排坐、大片大片投降的,自然要比乱窜的猪好抓太多。

你或许会问:为啥他们不像解放军一样拼命?

因为这就是一份工作,犯不着玩命啊。

这,就是同样是人,但背后的支撑系统不同的差别。

(四)总结

你看,伟大的创新,一般都是要解决一个巨大的问题。而我们现在,摆在面前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找到“主要矛盾”?从而让次要矛盾迎刃而解?的问题

我们还要知道,创新不是一招鲜,前提变了,后面的一切制度措施、管理方式、薪酬绩效都得跟着变。

我知道,这不容易。

但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世界上没有救世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最后,建议大家多看毛主席的文章,有时间多翻一翻《毛选》,我们遇到的问题,其实他老人家早就遇到过了,且已经很好地解决了。

多翻一翻,你会收获良多。


(完)



相关阅读:

做领导,学毛主席(11):初创公司,如何建立粉丝信仰?

做领导,学毛主席(12):初创公司,如何建立粉丝信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