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在创业:推动亚马逊创新的支点“书面备忘录”

亚马逊在西雅图的总部没有隐身于舒适且私密性很高的郊区,而是设立在了南湖联合区的中心。它的建筑最大的特点均是以项目代码命名,如代表Echo(回声)的多普勒、代表Kindle的菲奥娜,有超过5万名员工在此工作。

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就在“创业第一天”大厦办公。他不仅鼓励创新,还创建了一个系统来促进大量创新,让创新成果在面市时取得更大的成功机会,创新已经成为了杰夫.贝佐斯和全体员工的习惯。

正如杰夫.贝佐斯通过14条领导力准则推动亚马逊的创新文化。这些准则实际是一套创新指南,它们会激发员工新的想法,剔除公司中阻碍最佳构想的垃圾,并确保任何有机会成功的产品最终能获得出头之日。领导力准则“以想得远达”为出发点,从小处思考只能自我满足。领导者应当大胆提出并阐明大局策略,由此激发良好的成果。所有人应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并广泛寻找服务客户的方式。

这个准则使创新成为亚马逊员工工作的核心要求,而不是辅助要求。员工在亚马逊的全部意义就是进行创新。员工如果不进行创新,他的工作就会被简化,然后就是被自动化取代。总之,在亚马逊,你要么创新,要么走人。

在亚马逊,公司规定禁用PowerPoint。这是因为杰夫.贝佐斯认为它对创新有害,它可以掩饰创意的弱点,从而产生错在缺陷或不完善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在演示的时候听起来很完美。所以杰夫.贝佐斯选择 — “书面备忘录”来表达创新的内容和细节。

他希望所有人在由段落和完整句子组成的文件中,体现新产品或者新创意,通俗易懂,使思维上的缺陷一目了然,激发员工想象力,让思想自由驰骋。亚马逊所有新项目的启动都是以书面备忘录开始的。这些备忘录以未来为背景,在任何人着手开发一个潜在的产品之前,就准确地描述了它将会是什么样子。贝佐斯在点击那封电子邮件的发送键时,为亚马逊的创新实践体系奠定了基础,这个体系把书面备忘录放在了中心位置。

例如,Amazon Go 是一个不用结账的便利店。扫码进入店里,任意挑选你想买的东西,然后就可以自由离开了,过几分钟后,账单就会发送给你并自动结账了。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未来的时代,这也很可能是未来的现实。Amazon Go 展示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应用,天花板上布满了摄像头和传感器,全方位捕捉店内购物消费者的一举一动,尽管有人曾经在15秒内拿放商品跑进跑出,即使这样也都没有逃过设备的监控,依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件物品。

Amazon Go 在员工提交的书面备忘录中最初的创意是一个巨大的自动售货机,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人们在售货机上自由购买商品。这份书面备忘录获得了公司高管和杰夫.贝佐斯本人的赞许,拨付了经费。同时经由杰夫.贝佐斯亲自带动重新设计了新的系统和打磨后,它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能够改变人们购物方式的新生事物。

杰夫.贝佐斯曾经说过,“在亚马逊的每个人都在创新,从底层到高层,这种创新文化已经深入公司血液。创新是公司的动力源泉,是员工聪明才智的来源。在亚马逊最快乐幸福的时刻,就是看到某项发明、远见、创新或是看到开拓性想法的时候”。

请注意,无论是Amazon Go 、智能音箱、微波炉和时钟交谈,还是智能语音助理Alexa项目,所有这些创新都要坚持一个原则 — “以客户为中心”。这条原则将客户置于最高位置。这个原则要求领导者从客户入手,再反向推动工作。虽然领导者会关注竞争对手,但是他们更关注客户。

如果某项创新对亚马逊的客户来说不够好,它就会被回炉重新设计。最初Amazon Go 自动售货机的创意并没有解决你还得结账的问题,所以又经过了杰夫.贝佐斯的重新设计才展现了现在的魔力∶“你进入商店后,可以直接走出去”。

今天,企业只是拥有创新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让员工能够将其付诸实践的体系,确保创新成果被应用,否则创新精神往往一文不值。

通用电气GE的精益创业“FastWorks”-思科无处不在的创新挑战

亚马逊:最有战略洞察的科技公司-独特的“飞轮效应”创新理念

海尔“加码”产业互联网卡奥斯平台,塑造物联网时代“新王者”

优衣库:柳井正的“日本式”决策,找到成功与失败的“一线天”

创新:大疆坚持技术创新,源于对事业的执着和价值的追求

互联网时代,“创新型”组织是成功企业的典型“标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