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不上市,曾市值千亿的娃哈哈,如今怎么样了?

  • 承诺不上市,曾市值千亿的娃哈哈,如今怎么样了?-图1
217回答·235万阅读
不执著财经

2019年02月20日·上海富大集团首席经济师 财经评论家

娃哈哈近年来是在走下坡路。在过去的6年里,娃哈哈的营收下滑确实比较明显。2013年营业收入为782.78亿元,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是中国第二大民营非上市公司,仅次于华为。而到了2016年营业收入只有455.91亿元。因为娃哈哈没有上市,2017年该报告还没有发布。

面对娃哈哈的业绩萎缩情况,有专家表示,宗庆后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抓住历史机遇成长起来的一代企业家,有拼博精神,敢闯敢干,但他这一代企业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是有局限的。面对现代全新快速发展的时代,宗庆后无法适应,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可他又不甘心,又不放权,总认为自己还有能力。正是因为这种盲目自信和不放权,才导致娃哈哈无法跟上时代步伐。

而我们认为,娃哈哈的业绩大幅滑坡有很大的内在因素,除了宗庆后管理团队的思想老化,跟不上时代脚步之外,还有几个原因:

首先,娃哈哈的品牌和产品老化,这对饮料市场来说是致命伤。娃哈哈是依靠AD钙奶起家的。然后又有了爽歪歪、八宝粥、营养快线、矿泉水等等系列产品。应该承认,娃哈哈这几款产品,都曾经深入人心,每一个单品,都取得了非常棒的市场业绩。

但娃哈哈的创新上,与市场需求脱节。每一个单品,在持续发力之后,没有新品替代。有网友曾反映,他过去一直在喝营养快线,持续了几周后,吃得实在有些腻味了,想找其他替代新品尝尝鲜,却一直找不到。目前,娃哈哈的老化不变的产品只能在小县城及农村市场销售,大城市很少有人会买娃哈哈的产品。显然,娃哈哈的产品已沦为最低级的产品。

再者,娃哈哈是做饮料起家,本来应该在饮料创新上,针对不同的年龄层,不断推出适合各年龄层消费者的新品,在口感上也要不断有新变化,这样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但是,娃哈哈除了原来的那些饮料品种不变之外,很少再有新的创新产品推出,也很少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调节口味。这说明娃哈哈在创新上做得还不够。

再次,娃哈哈在营销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发现娃哈哈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炒作。一段时间里,我们炒作的是互联网公司,以新浪、搜狐,腾讯,到最近3年,媒体炒作的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代表,比如摩拜、滴滴、美团。就连格力的董明珠都在炒作自己,而娃哈哈却因过于低调,媒体报道的也比较少了。

自从1998年开始,王力宏就开始代言娃哈哈纯洁水,20年不改变!夫妻都有七年之痒,一个品牌代言人20年不变,消费者怎么不会有审美疲劳?而且现在年轻人迷恋王力宏不是很多,往往喜新厌旧。当前国内外娱乐新秀不断涌现,这样一个老面孔谁理睬?

最后,娃哈哈错过了坐电商的这班车。2016年,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宗庆后炮轰马云称,意思是电商喜欢玩虚的,不能算是实体经济。而现在,网购已经成为人们常规选择。2017年,中国网购市场达到6.1万亿。之前,娃哈哈对涉足电商领域不够重视,等宗庆后发现要发展电商时,已经晚了。

可能娃哈哈老的管理团队思维观念已经保守老化了,这些年娃哈哈无论是在产品的宣传、新品的更新、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都跟不上市场步伐,所以,娃哈哈的业绩下滑在所难免。不过,宗庆后的女儿总归是要接过前一代人的事业,可能宗馥莉在接班后,在推进娃哈哈新的变革后,娃哈哈业绩的高速增长就会重新再次辉煌起来。

jiduofu

2017年06月30日

哇哈哈不该陨落吗?

我专门从成都来到杭州,第二天早上一早来到哇哈哈大门口,递上名片告诉门卫,希望他们给公司里负责领导研发或者是发展部的人通报一声,我们有世界首创的发明专利技术,准备推荐给哇哈哈,希望探讨一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门卫让我自己给总台打电话。打过去说明来意,总台让我给研发部打电话。打了三次总算有人接,听我介绍了专利技术的情况,研发部的人说:集团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产品,没有听到集团领导说要上这类产品。

我说:集团公司肯定没有这方面的产品啊!因为这是我们的独创技术,世界首创的发明专利,哇哈哈集团怎么可能有这方面的产品呢?

对方口气明显不快,说:集团领导没有说过要上这种产品。

我心里想这个女人太滑稽了。我们的独创产品,你们哇哈哈高层根本不知道会有这样的产品,根本不知道有制造这类产品的技术,又怎么可能说出要上这种产品呢?

在杭州呆了整整一周,也没有找到办法跟哇哈哈的部门经理面谈的机会,今天中午刚刚离开杭州。

不尊重行业内的先进技术,不接受行业内的创新思维,是巨无霸企业走向没落的通病,摩托罗拉犯过,诺基亚犯过,柯达也犯过,他们哪一家也不比你哇哈哈小。

波士财经

2018年04月23日·财经媒体人

用“陨落”这个词,讲重了。但娃哈哈最近走下坡路,是事实。

最近几年,娃哈哈的营收下滑确实比较明显。2013年营业收入为782.78亿元,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不但是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商,也是中国第二大民营非上市公司,仅次于华为。但之后连续下滑,2014年销售额720亿元,下降7%;2015年娃哈哈营业收入494亿元;2016年就只有455.91亿元。因为娃哈哈没有上市,数据来源是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2014(2015、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2017年该报告还没有发布,所以还没有数据。

这其中有一些是意外因素,比如2014年,网上散布的所谓“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等谣言,给娃哈哈造成重大损失。但娃哈哈连续“后退”的主要因素,是品牌和产品的老化,这对饮料市场来说是致命伤。

娃哈哈是依靠AD钙奶起家的。然后又有了爽歪歪、八宝粥、营养快线、矿泉水等等系列产品。应该承认,娃哈哈这几款产品,都曾经深入人心,每一个单品,都取得了非常棒的市场业绩。所以娃哈哈成为中国饮料产业的NO.1,坐上了头把交椅,并曾经把宗庆后送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但娃哈哈在创新上,显然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每一个单品,持续发力之后,没有新品迭代。比如营养快线,笔者本人以前有一段时间经常喝,两三年时间都有喝,后来实在喝腻味了,再也不买了。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怎么爱喝营养快线,因为口感不对味。

因为饮料这玩意不同年龄层,口感是不断变化的。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口感也是不断变化的。这至少说明,娃哈哈在产品创新上,是做到不够的。

另外,娃哈哈在营销上,创新也有效。

王力宏从1998年开端代言娃哈哈纯洁水,20年不改变!夫妻都有七年之痒,一个品牌代言人20年不变,消费者怎么不会有审美疲劳?而且现在年轻人迷恋王力宏不是很多啊,娱乐新秀不断涌现,这样一个老面孔谁理睬?

最后,娃哈哈错过了电商这班车。

2016年,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宗庆后炮轰马云称:我认为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之前马云说过“五新”:指的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马云称,“五新”将对各行各业造成巨大的影响,成为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

而现在,网购已经成为人们常规选择。2017年,中国网购市场达到6.1万亿,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比起品牌、产品与营销来讲,理念更不应当老化,娃哈哈需要新的力量!公主接班已经势在必行。

灯侍2

2017年10月21日

是否上市没啥!资本不是万恶之源,用或不用各有道理!市值?估值吧!或者资产?陨落与否不好说,只能说娃哈哈不在风口浪尖上了!感觉相对有点落伍而已。

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决定它起落的因素多种多样!我没有去了解娃哈哈,它的产品在我印象中也仅仅是AD钙,纯净水,八宝粥,童装当初就没做起来吧,铺天盖地广告的时候,在产品层面也没有什么突破,一个创意吃了很多年,应该知足了!消费升级,可替代产品多,老产品即使在新媒介上大肆宣传,也挡不住变成鸡肋产品,同一产品后来者众多也早已稀释了它的份额。自己跑的慢,别人跑的快,落后正常。提它想起来两个产品,后来出个富氧水?这样的产品也只能自己意淫一下。还有一个是捆绑销售的格瓦斯?到现在不知道啥,喝过没啥好感。一叶知秋。

形式新颖,能满足市场当时及之后一段时间需求的,用戏子巩固地位的,洗脑式宣传的,在消费者用眼睛和面子消费的时候,可以逞一时之势。消费者会逐渐变得理性,合理需求和期望在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时,总会选择相对好的!在快速交换信息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消费者也会越来越会买东西。只有跟的上或能引领消费者消费趋势的企业,才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根本在于,只有对消费者有利有益才能生存更好走的更远!一个企业家的重要性,他的成长,他的思想观念对各种事物认识把控,企业可持续性也是重中之重。娃哈哈基础有,国美也有,联想还强,想再创辉煌完全可能!

云凌绝顶我为峰

2017年06月30日

现在喝饮料的人越来越少,好多人选择喝无色无味的矿泉水,但生产矿泉水的门槛很低,物流成本占了大头。现在市面上18升的水最低低至5元,而娃哈哈卖20元左右,启力做了那么多年,口感与红牛相比差太远。这些年,饮料市场总体是委缩的,蛋糕就那么大,但各地的饮料企业借物流与用工成本优势正在蚕食娃哈哈的市场。除非今后娃哈哈有黑科技推出新品,否则,娃哈哈的陨落在所难免。据传当年娃哈哈内部曾对启力寄与厚望,但事实证明,启力始终不温不和,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纵向发展做高端对娃哈哈来说没有任何优势,除非另立子品牌,而横向发展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