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做到无为,就是得道(连载113)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德为本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sì),世世不辍(chu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道德经》第54章暨连接月祝福连载16

善与修的关键都是无为,无为是修玄德,修不言之教。

本章第一段中有两个要诀:善和修。

“修”字诀,核心就是做到,做到才能验证自己选择的路是否正确。

修行是断恶修善、化污成净的过程

如果方法得当,我们一定能感受到内心的烦恼在减少,智慧和慈悲在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观念与关系在改变,周围的人也会看到这些改变。

所以,有效的学用一定会带来生命成长,而且是自己和周围人都能见证的。

如果无法检验,自己也不知道修得好不好,显然是有问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用“善建道、善抱德”的思维为人处世,生活必然顺风顺水。但怎么才能做到“善”呢?

自古以来,身、家、国、天下从来都是不能分离的整体。

所以,老子给人类编了一个修行的程序:

从“修身德真”开始,到“修家德余、修乡德长、修邦德丰”,最后用“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来完成。

这是根据社会结构的源流关系,循序渐进,操作性很强。这样一“修”到底,地球就是人间天堂了!

这也是《道德经》既接地气,又具有普世性的实证所在。


“善”的思维要用“修”的做到去完成。

“修”的关键是什么?是无为。无为就是修玄德,行不言之教。

“无为”表示“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做到“无为”的效果是“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大道创生万物而不妄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尽心施化而不自恃有功,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它的功绩反而不会失去。


一句话,“无为”是修大格局之为、大积极之为、高效率之为。

“无为”是在心灵世界中重视“无”,在现实世界中积极“为”:

  • 心灵中的“无”是放下概念、放下执著、放下得失,以此提升心境;
  • 现实中的“为”是善始善终、尽职尽责、尽善尽美,以此深耕自我。

做到无为,就是得道

下一篇:外在的一切都是内观的镜子,弄清自己,就能看懂天下(连载114)


更多有趣内容(可直接点击浏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