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的今天和明天

达尔文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阐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这样一个进化过程中,演变而来的。而人类无疑是地球上诸多生物当中,进化最优秀的那一类。

从猿到人,从四足着地到两足直立行走,人类的诞生以及进化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变数的过程。我们似乎都持有这样一些疑问:

人类的进化是否已经走到尽头?

在未来的岁月里,人类是否还会进化?

进化的趋势又会如何?

人类进化是停滞还是加速?

虽然从目前来看,人类已经是地球上的主宰了。其实人类并没有能够完全地利用自己各项机能,甚至还有非常大的潜力。而未来的人类可能会发展的更加恐怖。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今地球的环境已经在不断地变化了,如果人类一直保持着如今的形态而不进化,那人类的霸主地位也不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进化的基本动力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而现代文明就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类的进化。

英国伦敦大学遗传学家史蒂夫•琼斯认为,人类在进化的道路上如今已经是停滞不前了。原因在于,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进化的三大推动因素——自然选择、遗传突变和随机性都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

例如在冰河期,基因突变赋予婴儿抵抗严寒或饥荒的优势,让他们更有机会把基因传承下去。但是在食品和抗寒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这样的基因突变,不再算是一项优势。

科学技术对人类进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举个例子:有些人精子活动力差,这种人在自然条件下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他之所以精子活动力差,基本在于他的基因出现了缺陷、病变。那么按照适者生存的准则,他的基因已经不再适合繁殖下去,属于被淘汰之列,但是“人工受精技术”出现后,就可以把他的精子直接放到卵子里面去,于是他那应该淘汰的有缺陷基因又可以繁殖下去。

人工受精

试管婴儿

如果说从理论上讲,人类显然还需要进化,单从智力层面上,人类就一直想拥有完美的智力。但近年一群遗传学家却通过对东非一些部族的研究获得惊人发现:一直到最近3000年间,人类仍在进化。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人脑中有两个可能决定脑容量,进而可能影响智力水平的“新基因”分别在距今5800年前和37000年前才出现。

以美国芝加哥大学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特查德为首的科学小组,在对亚、非、欧三洲209名不同人群个体的基因研究后发现,每个人群中都有大约250个正向选择基因,这意味着,这些人群仍在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的原理,进行自然进化。

近些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全新世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群的遗骸进行了研究,发现近万年来全新世人类的体质特征仍在进化,其颅容量、身高、头骨形态特征、抵抗疾病的能力、人种间的差异程度等等都发生了微观的进化。

美国人类学家声称,人类进化迄今从来就没停止过。相反,伴随现代快节奏生活压力引发的基因突变,反而使人类进化呈现加速之势。正所谓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让身体内的优秀机制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而关闭那些毫无意义的身体器官。这是未来人类发展的一种大的趋势。并且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使得这种进化趋势更加的快速。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认为,最近5000年来,人类进化相比以前加速了100倍,其中最关键因素是人口的倍增,这使人类基因库的“库存”呈几何增加的速度,从而使各种基因突变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人类进化最终体现为基因突变,一旦人类基因受损或发生基因随意突变,进化就随之出现。而对人类来说,长期接触辐射或有害化学物质的现实,都是导致基因突变的环境因素。

美国犹他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亨利•哈彭丁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了270个人的遗传基因,以寻找过去8万年来遗传变异的证据。这270个人包括亚洲的日本人和中国汉族人、西非尼日利亚的约鲁巴人和居住在犹他州的北欧移民后裔。经过检测,发现有7%的人类基因正经历着新近的、快速的变化。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进化速度并不是一直恒定的,新近存在着一个进化加速的现象。

人类的进化将会走向何方?

人类过去的进化进程,正随着科学家对发掘出来的化石和基因科学的研究而逐渐被揭示出来。但这种进化的未来又将向何处去呢?

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认为,提前对人类未来进化趋势进行预测是一种轻率的行为。

因为,科学家甚至连人类未来一千年怎样适应环境变化都无法准确预测,更别提上百万年了。

但有人不这么认为。俄罗斯性学专家奥列格•格林丘克认为,男人作为一种物种有灭绝的可能,因为Y染色体在持续不断地失去基因,数百万年前Y基因有1500个,现在总共却只剩下40个。

如果这个过程不会停止,它们就有和男人一道完全消失的可能。取而代之的将是另外一种第三性人,这种人不排除既具有男性性器官,也具有女性性器官。

(备注:有关Y染色体衰退,男人有可能灭绝的内容,请点击此处浏览本人在《奇云空间》头条号发表的文章“Y染色体危机“”引发科学争议 》)

美国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彼得•沃特推断,人类至少还能再存在5亿年。根据过去的进化理论和目前人类发展趋势,沃特和其他科学家认为,人类最终有可能通过自然进化和人工改良,发展成几种“未来人”。

一种是容易受伤的“单一人”。

高度全球化的后果可能是不同人种均被同化,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逐渐消失。在缺少基因多样性的“单一人”社会里,基因自我修复的能力会变弱,从而很难应对环境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全球性传染病大流行和任何环境的剧变,都可能让脆弱的“单一人”社会顷刻崩溃。

另一种是体格超强的“基因人”。

基因技术目前发展迅速,“基因人”的出现不再是天方夜谭,也代表着人类进化的新类型。这种基因进化要比生物进化来得更加迅猛。生物进化用了数百万年,基因进化成一个新的人种或许只要几十年。未来将会出现一种利用DNA技术和基因药物改变人类生理特征的一个少数族群,他们可能会体格超壮,智力倍增,俨然是完美的超人。但要制造出“基因人”,科学家还需要跨越技术和伦理道德上的障碍。如果想令“基因人”具有遗传性,科学家将面临伦理道德上的问题。而且,由于基因技术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第三种是灾后变种的“幸存人”。

从大洪水、瘟疫、生化袭击、核战争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些灾难有可能一夜之间将人类文明完全摧毁,使得劫后余生的人们走上他们自己的进化道路。例如在全球遭受致命生化恐怖袭击之后,对该生化微生物具有抵抗力的人将存活下来,并在被污染的环境下繁衍具有免疫力的后代。同样,在地球遭受全球性核战争或者外来星球撞击的巨大灾难之后,由于得以幸存下来的人会相隔很远,逐渐产生许多不同的人类分支:为了适应他们所处在的环境,一些人的眼睛可能变得有超强的夜视能力,而另外一些人则具备了抗辐射的功能。

X-战警

地球的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如果人类想要永远地生存下去,那么就一定要不断地改变自身。使得自己可以适应着这样的环境。而地球绝对不会是人类唯一的选择,更大程度的会着眼于对于地外星球文明的开采。以现在人类的身体素质是绝对不可能在外星球上生存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发展自身,使得自己进化到很强大的一种地步。

以上所有的这些猜想看起来都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假如人类真的能够得以一直延续下去,那么谁又能预言百万年之后的人类又会是怎么一个样呢?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人身上的个别变化还是会有的,而且其中一些,像身高、体重、生殖功能,变化的速度会快一些,其他的变化就会拖上好几万年。

然而,最后的变化会不会是一种质的飞跃,或者也就是一般的循环过程,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对此还在争论不休。

备注:仅列出本人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献

【1】奇云.“小矮人”骸骨可能改写人类进化史[J].生物学教学,2005,30(6):57-59.

【2】奇云. 600万年前的浪漫情缘——现代人类是原始人类与黑猩猩结合的产物?[J].生命世界,2006(6):36-39.

【3】奇云. 人工智能——科幻与现实[J].大科技,2001,41(10):34-36.

【4】奇云. 发现“小矮人”——改写人类族谱的发现[J].世界科学,2004(12):18-20.

【5】奇云. 人科动物基因组测序全部完成大猩猩,黑猩猩和猩猩,谁与人类最亲近?[J].生物进化,2012(2):27-35.

【6】奇云. 谁说了人类第一句话?[J].新世纪文学选刊,2007(10):64.

【7】奇云. 人类爱猫已万年[J].今日科苑,2004(7):154-154.

【8】奇云. 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似[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11):40-41.

【9】奇云. 人类语言基因探秘[J].聪明泉,2003(11):40-41.

【10】奇云. “走”上陆地的鱼[J].生命世界,200(5):54-57.

【11】奇云. 鸟在花丛化蜂行——美国科学家发现蜂鸟独特的飞行方式[J].世界科学,2005(7):39-40.

【12】奇云.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人类主导?[J].教师博览,2006(7):52-53.

肿瘤免疫治疗的故事(第1-5期导读)

肿瘤免疫治疗的故事(第6-10期导读)

肿瘤免疫治疗的故事(第11-15期导读)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全方位博览》(第1-10期导读)

深度解读科幻大片背后的科学元素(导读)

《舌尖上的安全》(第1—5期导读)

《舌尖上的安全》(第6—10期导读)

《舌尖上的安全》(第11—15期导读)

热点聚焦: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肿瘤消失?

聚焦新冠病毒变异 埃博拉病毒卷土重来

病毒有话要说,人类何去何从?(上)

病毒有话要说,人类何去何从?(中)

病毒有话要说,人类何去何从?(下)

热点聚焦: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肿瘤消失?

长按二维码图,关注作者公众号

#头条健康##科学燃计划##考古##科学·奥秘·探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