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群如何影响婴儿健康?Cell子刊发表重要综述


人体微生物组,婴儿健康的朋友还是敌人(综述)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11.951]

① 在早产儿中,微生物组、肠和脑的发育是“平行”的,早产儿的菌群不同于足月儿,可能对正常发育很重要;② 菌群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因此造成的炎症反应可能是许多早产儿疾病发生的共同途径;③ 由于存在肠道-菌群-大脑轴,任何改变菌群的干预都需要在长期神经发育评估的背景下开展,而不是仅关注特定的疾病;④ 益生菌只是改变菌群的一种方法,其他方式还包括母乳喂养、抗生素管理等;⑤ 未来研究应关注菌群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其具有治疗前景。

【主编评语】

人体微生物组,在婴儿不成熟的肠道和免疫系统中,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疾病和严重的神经损伤,但是其也是促进婴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综述全面总结了目前认识到的微生物组对婴儿健康的各方面影响,尤其是其在早产儿各类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Epione)

【原文信息】

The microbiome, guard or threat to infant health

2021-09-10, doi: 10.1016/j.molmed.2021.08.002


共同行动起来,促进孕产妇健康

Circulation——[29.69]

①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孕产妇死亡率最高,其中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的原因;② 既往的努力在改善孕产妇死亡数据的及时监测、提高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流行病学方案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政策方面的改革是欠缺的;③ 需要从8个方面全面提高孕产妇健康,包括提高孕前健康咨询的意识、减少文化歧视、承认孕产妇健康问题的存在、使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改善医疗信息技术和监测系统、扩大产后护理范围、普惠医保模式的创新、改善卫生保健。

【主编评语】

本文是美国心脏协会的一份联合声明,旨在从政策角度呼吁保障孕产妇健康,较少孕产妇的死亡率。其中提到的具体措施值得我国相关专家参考和借鉴。(@Epione)

【原文信息】

Call to Action: Maternal Health and Saving Mothers: A Policy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1-09-08, doi: 10.1161/CIR.0000000000001000


中国团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抗生素使用情况

Journal of Pediatrics——[4.406]

① 纳入全国25个儿童ICU住院的<34周分娩的婴儿,抗生素使用率(AUR)定义为婴儿服用≥1次抗生素的天数除以总住院时间;② 24597名婴儿数据中,有88.4%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中位AUR为441/1000;③ 每个抗生素疗程的中位数为9天,而有64.6%的婴儿使用了广谱抗生素;④ 总体而言,68.7%的抗生素使用发生在没有感染相关疾病的婴儿中,34.7%的患者使用抗生素>14天;⑤ 无感染婴儿AUR高、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广谱抗生素使用多是儿童抗生素使用的主要问题。

【主编评语】

抗生素滥用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存在无感染婴儿抗生素使用率高、抗生素使用时间长、广谱抗生素使用多等问题。为预防“超级细菌”的产生,应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制订更加合理的措施。(@Epione)

【原文信息】

Antibiotic Us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China: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2021-08-27, doi: 10.1016/j.jpeds.2021.08.067


膳食情况或影响阴道菌群结构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5.246]

① 纳入24名高加索女性,评估孕前膳食频率、BMI等因素,并检测孕早期阴道菌群结构;② BMI与阴道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表明超重/肥胖妇女在怀孕期间发生阴道菌群失调的几率更大;③ 孕前较高的动物源蛋白摄入量,则孕期乳酸杆菌主导的阴道菌型概率更小;④ 孕前摄入较多的总碳水化合物和糖似乎是阴道菌群健康的保护因素;⑤ 细菌性阴道炎以较高水平的生物胺和有机酸为特征,而较高水平的苯丙酸和多种氨基酸是健康阴道状态的特征。

【主编评语】

女性阴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因素众多,但是其与膳食的关联并未被揭示。本研究有趣地发现,BMI越大者、动物源蛋白摄入量较多者,阴道菌群结构较差;而摄入较多的总碳水化合物和糖,似乎是阴道菌群结构的保护因素。本研究最大的局限性是样本量较小,代表性存疑。(@Epione)

【原文信息】

Pre-Pregnancy Diet and Vaginal Environment in Caucasian Pregnant Women: An Exploratory Study

2021-07-28, doi: 10.3389/fmolb.2021.702370


JAMA子刊:婴幼儿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很重要

JAMA Network Open——[8.483]

① 纳入美国信息系统中31万余名儿童数据,其中有6.3%的儿童没有接种百白破疫苗(免疫不足),36.7%的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延迟;② 年龄较大的儿童延迟接种或免疫不足的比例较高;③ 免疫不足者发生百日咳的风险增高约4倍;④ 但接种推迟的儿童(其仍接种了推荐的剂量)百日咳的风险没有变化;⑤ 推荐儿童全称接种百白破疫苗,其接种剂量应与年龄相适应,即使接种疫苗短暂延迟也无大碍。

【主编评语】

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提示,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百日咳的发生风险。即使没有按照计划及时接种,其效果也是较为可观的。(@Epione)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Timeliness and Number of Doses With Age-Specific Pertussis Risk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2021-08-10,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19118


产前营养支持与婴儿口服轮状疫苗免疫反应无关联

PLoS Medicine——[11.069]

① 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中,嵌套一项整群随机试验,分为3种孕期营养补充方式,分别为基于脂质的营养补充剂(LNS)、多种微量营养素补充剂(MMS)、铁叶酸补充(IFA);② 而在产后,6-8周的婴儿随机接受3剂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或安慰剂,检测婴幼儿血清中抗轮状病毒IgA水平;③ 3种不同补充组的婴儿血清阳转率无差异(LNS:41.1% vs MMS: 39.1% vs IFA: 38.8%);④ 产前使用何种营养补充剂对新生儿免疫反应没有影响。

【主编评语】

有研究认为婴儿的疫苗效果与其营养状况、产前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通过群随机试验,并没有发现产前营养补充剂的摄入与口服轮状疫苗免疫反应之间的关联。(@Epione)

【原文信息】

Immunogenicity of an oral rotavirus vaccine administered with prenatal nutritional support in Niger: A clus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2021-08-1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720


北京大学团队:辛苦备孕的孕妇更需关注PM2.5暴露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6.291]

① 纳入江苏省2451名孕妇数据,其中有69例自然流产,596例人工流产、1948例活产;② 分析自然流产发生风险与母亲暴露环境PM2.5之间的关联,发现孕期PM2.5暴露平均浓度每增加10ug/m3,自然流产的风险增加43.3%;③ 在高龄产妇中,上述关联被削弱,提示低龄产妇更需关注PM2.5暴露造成的影响;④ 对于意外怀孕的孕妇,上述关联被削弱,而计划怀孕的孕妇更需关注PM2.5暴露造成的影响。

【主编评语】

PM2.5暴露对妊娠期疾病的危害是常被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本研究通过队列数据分析发现,孕期PM2.5暴露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并且在认真备孕后怀孕的女性中更加明显,而意外妊娠的女性中这种关联被削弱。该结论具有一定创新性,值得进一步探讨。(@Epione)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maternal exposure to ambient particulate pollution with incident spontaneous pregnancy loss

2021-08-16, doi: 10.1016/j.ecoenv.2021.112653


儿童早期感染或增加未来精神障碍风险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7.217]

① 纳入澳大利亚儿童队列中71841名儿童数据,其中孕期母亲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2.8%,而儿童早期感染(出生至4岁)发病率为22.8%;② 儿童5-13岁精神障碍诊断比例为4.07%,而内化问题的比例高达29.8%;③ 产前感染与儿童精神问题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关联;④ 而儿童早期感染病史增加儿童精神问题风险,其中外化障碍风险提高1.45倍,发育障碍风险提高1.82倍;⑤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环境和/或遗传风险因素对精神障碍发展影响的机制。

【主编评语】

生命早期接触传染性疾病会增加成人精神障碍的风险,但其是否与儿童精神障碍存在关系,目前并无证据。本研究通过对队列数据就医情况的分析,发现婴儿早期感染性疾病也能增加儿童在5-13岁精神障碍的风险。(@Epione)

【原文信息】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hildhood mental disorders following exposure to early life infection

2021-08-11, doi: 10.1016/j.bbi.2021.08.009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孕期氯化消毒副产物暴露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联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9.621]

① 纳入孝感地区438名出生队列的母婴,在孕期重复检测母亲血液中三卤甲烷(THM)、尿液中尿卤乙酸(HAA)和氧化应激水平,评估新生儿出生后神经行为评分(NBNA);② 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妊娠早期血液中溴二氯甲烷水平与新生儿NBNA评分呈负相关,且妊娠晚期尿三氯乙酸浓度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③ 上述负关联在母亲≥25岁,且为男婴的母子中表现更强;④ 未发现各种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主编评语】

毒理学研究表明,母亲暴露于消毒副产物可损害胎儿神经发育。然而,来自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仍然很少,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队列研究设计,补充了相关的证据。但是其未发现氧化应激过程在其中是否发挥中介作用。(@Epione)

【原文信息】

Trimes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of maternal exposure to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oxidative stress, and neonatal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21-08-25, doi: 10.1016/j.envint.2021.106838


2P23凝胶或是暴露前预防HIV传播的良好候选药物

Frontiers in Immunology——[7.561]

① 2P23是一种有效的HIV膜融合抑制剂,可以在直肠和阴道中使用,预防HIV传播;② 本研究显示,2P23对HIV的抑制是有效的,且25℃放置4个月或者60℃放置1周,该品对于抗病毒的活性无明显变化;③ 此外,2P23凝胶在pH为4.0-8.0和不同浓度的H2O2环境下,都是稳定且功能齐全的;④ 2P23凝胶在兔每日直肠阴道给药20 mg/d,连续14天后,没有显示出细胞毒性或抗菌活性,也没有引起直肠或阴道粘膜上皮的炎性改变,局部菌群保持稳定。

【主编评语】

HIV可以通过肛交或者阴道性交传播。本研究证实,在性交暴露前,在阴道或者直肠预防性使用2P23凝胶,可以有效预防HIV传播,并且不引起局部的菌群变化和炎症反应。虽然其发明的初衷是预防HIV,但小编认为,其是否可以作为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的良方呢?值得研究。(@Epione)

【原文信息】

Safety Assessment of Microbicide 2P23 on the Rectal and Vaginal Microbiota and Its Antiviral Activity on HIV Infection

2021-08-10, doi: 10.3389/fimmu.2021.702172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Epione,尹小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9-10 | 放下手机,多多运动!《柳叶刀》子刊提醒带娃关键点

09-03 | 未婚未育也会"母爱大发"?Nature报道新奇神经机制

08-27 | 964万名中国孕妇数据警示:早产率6年增9%

08-20 | 43分综述详解:母亲免疫如何影响后代神经发育?

08-13 | 最强母爱始于子宫:妈妈输送细胞,铸就胎儿免疫力

08-06 | 《柳叶刀》警示:青少年增加体育活动,迫在眉睫!

07-30 | 阴道菌群,关乎女性健康的方方面面!

07-23 | JAMA:孕妇接种新冠疫苗,安全且有效

07-16 | 儿童青春期发育时间提前?或与饮食模式有关!

07-09 | 6893人数据:妈妈坚持母乳喂养,不易得脂肪肝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