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学毛主席(6)

文/老余


年底了,公司、部门的年度目标完成了吗?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领导的你可能会气不打一处来,觉得我站着问话不腰疼:

疫情严重,大环境不好,能活下来的就算是英雄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确实,大环境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数据来源:经济日报2016年《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什么短》),而在疫情下,自负盈亏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牛了。

值得钦佩。

但没有完成PKI,甚至很多公司到年底一看,与年初定的目标相差不止一丁半点,真的就这么把整口锅甩给疫情?

如果真是这么武断,那这一年的苦可能又要白吃了。

疫情肯定有很大影响,但年初制订战略时和执行过程中,是否也有不妥?

应该也是有的。

现在的情况不理想,应该是大环境和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

疫情还没有结束,日子还在继续,明年怎么办?还要重复今年的不容易吗?

不能了,同志们。

虽然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一些认知缺陷,这样或许明年会好一些,起码在相同的大环境下,比今年会好一些。

——那如何在恶劣的大环境下,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这是现在很多组织、部门领导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还好我们近水楼台,毛主席他老人家就是这方面的高手,这是他老人家的拿手好戏。

为何这么说?

你看在1921年我党成立,到1948年三大决战前夕,这长达27年的时间里,不说推翻三座大山,就拿一个国民党来说,就让作大环境比现在的我们恶劣万倍:

国民党的军力、装备、人口、地盘、经济等等,都高了我党我军几个数量级,都是碾压式的存在。

而毛主席和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组织领导者一样,背后一无靠山二无干爹,但他却带领组织穿过恶劣的大环境,最后取得了胜利。

——这与他在恶劣环境下,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是分不开的。

试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正是本篇要讨论的问题,如果你的组织正面临这个问题,不知道明年的战略如何做,可以花几分钟看一下,希望对你有用。

大量事实表明,毛主席之所以决策的正确率如此之高,主要的决策过程是这样的:

  • 第一步:根据事实,建构判断;
  • 第二步:根据判断,下定决心;
  • 第三步:根据决心,做出计划;
  • 第四步:根据变化,及时修正。

这几步就像下围棋,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我们就拿三大战役来一点一点来说。

第一步:根据事实,建构判断

——正确的判断来自于周到和必要的一线侦查,即客观事实。

三大战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948年9月,从辽沈战役开始的。

为何选在这个时候?为何是东北的辽沈战役先开打?

因为此时毛主席分析出了两个关键性的基本事实:

1、二十年来力量悬殊问题已经反转了

在去年(1947年)底,毛主席在七大扩大会议上,根据最近两年来,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不断被大量消灭根本事实,向与会的同志们冷静地说:

“中国革命已经抵达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

2、国民党东北军有异动

他们正在考虑撤退东北,但仍举棋不定。

这两个关键判断是怎么来的?

如果是纸上谈兵的家伙,他们可不管什么事实不事实,你看李德在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时,就没有管,直接在地图上画直线,规定部队什么时候到哪里,至于战士们要不要休息、吃饭、修整,直线之间是否有山川大河,他是没有考虑的。

所以大家都叫他“地图上的军事家”。

最后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损失惨重,为了保住革命的火种,不得不两万五千里长征。

这就是没有基于事实而是臆想,做出判断的结果。

而毛主席那两个判断是怎么来的?

是大量、长期、周到的侦查工作累积出来的,也就是说:

——正确的判断来自于周到和必要的一线侦查,即客观事实。

你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在做决策时,是否有基于事实?是否有基本的数据支撑?是否考虑到疫情要是反复了,怎么办?

是像李德一样,根据自己的臆想,假模假式地看着地图,直接异想天开地画直线?

嗯,今年就实现一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然后就让部下领任务,还美其名曰这是分解目标。

还是像毛主席一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谨慎的判断?

嗯,今年大环境不好,疫情无法判断什么时候结束,所以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今年我们能活着,就是胜利;

因为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不让一个人掉队,就是胜利。

毛主席是根据事实做判断,而李德是拍脑袋做判断。

你属于哪一种?

这是第一步,我们接着看第二步。

第二步:根据判断,下定决心

——不会动摇的决心,来自于有理有据的逻辑判断。

回到三大战役前夕,虽然此时我军也没有做好准备,虽然我们还从没有打过大规模的阵地战和攻城战。

当时,叶帅就说道:

“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让敌人把现有兵力撤到关内或江南,使我们失去时机,从而加大以后的作战的麻烦呢?还是敌人在犹豫之时当机立断,抓住大好时机,组织战略决战呢?”

——这是个决心问题。

在有充分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毛主席认为此时打辽沈战役的时机是合适的、是成熟的、是大概率能成功的,于是辽沈战役的计划表提上了日程了。

而蒋介石那边呢?

还在办公室里臆想,到底该不该撤军呢?东北那么大片的土地不要了,我毕竟是一国领袖,国际观瞻不好看啊... ...

最后,辽沈战役都开打了,他完全没有事先的准备和计划,于是只能处处被动、处处挨打。

他不仅没有啥准备,老蒋的决心还可以随时改变。

比如杜聿明在回忆淮海战役丢徐州的过程,就说:

“蒋先生先是对解放军估计过低,将自己估计过高,幻想不增加兵力的情况下南北夹击,但后来又看见解放军声势浩大,战力坚决,于是决心放弃徐州,但当徐州部队撤出来后,蒋先生又被解放军的战略迷惑,再次改变决心... ...”

你看,老蒋就是这么容易改变决心,为何?

就是因为他的决心与客观事实无关。

——没有根据的决心,就是这么容易动摇。

你的战略决心来自何处?

是根据有逻辑有数据支撑的客观判断,还是在办公室里拍头拍出来的?

这是第二步,有客观事实依据判断后的决心,是基本不会动摇的,除此之外,都是臆想。

我们再看第三步。

第三步:根据决心,做出计划

——在正确的判断和决心下,才能做出贴合实际情况的计划。

毛主席历来强调“一战而胜”,且这第一战必须是整个战役的有机序幕。

什么意思?

就是第一战必须打胜,且整个战役就像下围棋一样,每一步都是前一步的铺垫,每一个子计划都是整体计划的一部分。

当时国民党那么多部队,为何要从辽沈战役开打?因为:

1、如果解放军把战略重点放在华北,蒋介石就有可能把东北军撤到华中地区,与华北的傅作义部队来个两面夹击,所以重点在华北不行;

2、如果我们把战略重心放在华东,也会让东北敌人迅速撤退,实现他们的战略收缩企图;

所以,最终把这“第一战”选在了东北。

这是大的战略计划。

然后我们再看这大的战略计划下,小的作战策略。

其实就两个字——奇袭。

《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

就拿辽沈战役来说,锦州几千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占领了锦州,就扼住了进出东北的咽喉。

此地的战略地位你我都知道,老蒋会不知道?

所以决定用奇袭,当时我们解放军的主力和后方都在北满洲,采用了一系列佯攻的烟雾弹后,老蒋误以为解放军的重点进攻对象是长春。

而此时,解放军的主力却隐蔽地远途奔袭锦州,直到包围了锦州附近的义县并切断了锦州与关内的陆路交通,老蒋才如梦初醒。

而后慌忙地调兵遣将,陷入一片混乱。

三大战役不是分散的、孤立的、各自进行的战役,而是有着通盘的考虑,一环扣一环,相互照应,一起贯穿的完整部署。东北辽沈战役打胜后,就为淮海战役打下了基础,淮海战役又是平津战役的起点。

你看,毛主席就像一个围棋高手,每一步棋都是以上一步或几步为出发点。

对领导者,毛主席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


主要是依据情况,照顾部队和兵团的组成问题,照顾两个战役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我方全部活动和敌方全部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

你看,一个战略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一开始要搜集有大量扎实的客观事实,这才有基于事实的客观判断,有了客观判断下决心时才会有理有据,有了有理有据的决心,做出的计划才会反过来符合客观事实。

而整个战略下的小计划,都是围绕那个战略大目标一环扣一环的。

你公司、部门的年度战略实施计划是根据什么做出的?

是像毛主席一样:

以客观事实为初始依据,最终做出来的战略实施计划是“所有的事,都是为了那一件最重要的事”?

还是如蒋介石一样:

像一个原始动物,每一步行为都是因为外部的刺激而被动调整?每一个动作都是应激反应,从而完全没有关联性和连续性。

这是第三步,我们再看最后一步,很关键。

第四步:根据发展,及时修正

——一线千变万化,基于新的事实,计划要及时修正

即使高明如毛主席,无论有多么海量的事实事先都知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

一线情况瞬息万变,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呢?

在情况许可时:

毛主席必定与一线将领反复磋商,只要一线说得有理有据,毛主席就会修改他的计划。

在情况万分紧急时:

毛主席就会武断地要让一线听他的吗?

没有。

他知道一线将领掌握的信息比他更多,直接授权他们“临机处事,不要请示。”

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就曾说:

“军委、毛主席善于采纳前线指挥员的建议,及时修改计划,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况,并再次重申给予总前委刘陈邓‘临机处置’之权,这是淮海战役所以能顺利发展并取得全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什么?

这就是要把「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贯彻到底,在他老人家眼里——实事求是就是最高纲领,而不是他本人的权威。

那老蒋和一线将领是怎么互动的?

就是一句话:

——所有人都得听我的,即使我在千里之外的办公室里,一点不了解一线的情况,你们都得听我的。

我们管中窥豹,看看黄维兵团被我解放军团团围住时,蒋介石和黄维是怎么互动的?

他就建议黄维在空军和毒气的掩护下白天突围,而黄维根据一线的情况说白天无法突围。

一个远在庙堂的蒋介石说可以突围,一个在一线的将军说突围不了。

你信谁的?

反正我更相信一线的,原因只有一个:一线的黄维了解的客观事实更多。

虽然白天或晚上都是一个结果,但就这么一个事,双方争执了三天。

黄维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最后相信自己的判断晚上突围,结果被解放军织下的天罗地网打得土崩瓦解。

后来老蒋给杜聿明的信中说:

“黄维不听他的话,没有在空军和毒气掩护下突围,而是擅自夜间突围,是自取灭亡。”

你看,蒋介石和一线的将领就是这么互动的,不听他的,结果都是手下的,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

我就很纳闷,蒋介石不会颠勺、不会做菜,怎么甩起锅来却如此娴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厨神?!

你作为公司、部门领导,手下提出意见或建议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在想:

嗯,一线的情况很重要,我要掌握更多的客观信息,然后可以及时调整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

还是在想:

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不尊重我?怎么这么刺儿头?哪天找个理由开了算了。

结语

以上,就是毛主席决策的全过程:

  1. 根据事实,建构判断;
  2. 根据判断,下定决心;
  3. 根据决心,做出计划;
  4. 根据变化,及时修正。

其核心,其实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陈老总就曾总结过毛主席的军事思想:

“其特点是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去研究中国战争的实际,去发现和掌握中国革命军事的总规律。”

你作为组织领导,正确的战略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坚定的决心,而坚定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而正确判断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

——大量的客观事实。

疫情可能会成为常态,但你综合客观事实的分析,定了明年的战略目标仍然是活着,仍然是不让组织任何一个人丢饭碗,虽然这个目标看上去不那么高大上,但这是基于事实的。

这样的你,值得尊重。

因为敢于根据大环境实事求是的定目标,而不去管这个目标定出来后是否显得「高大上」,才是一个高大上的管理者。

就像当年毛主席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定的目标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而跑,显得那么不高大上,但那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你看,毛主席思想过时了吗?

没有。

虽然“术”可能千变万化,但“道”是相通的。

人间没有新鲜事,只要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不变,即使再过百年,毛主席的思想也不会过时。

所以,朋友们,年底了不要去参加那些相互吹嘘的聚会,不仅毫无意义,还增加新冠风险,有时间翻一翻《毛选》多好。

你的实际问题那些聚会解决不了,但《毛选》里基本都有答案。


(完)


我还有一个公众号,叫「老余读史」,欢迎订阅。


主题相关原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