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也能变废为宝,制出稻米油!古人是怎么炼油的?揭秘→

问稻山水,寻米中国

2023年8月12日(周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

大型米食文化探寻节目

《中国米食大会》湖北站上集

央视财经频道周六19:30黄金档播出

央视频、央视财经客户端同步上线!

九省通衢的湖北交通发达、经济富饶

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老话说得好,早饭要吃好

湖北的早饭种类繁多、搭配巧妙

被称为“过早”

◆◆◆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主持人刘仲萌

携湖北米食寻味团成员

在一顿“过早”中

开启湖北米食文化探寻之旅

面窝,以米浆为主料炸制

四周松软、中间薄脆

油饼包烧卖,口感丰富

感受“双重碳水”的快乐

三鲜豆皮,由糯米和豆皮合制而成

皮薄味鲜

不胜枚举的“过早”米食

展现了湖北人对生活的热爱

更是埋藏在湖北人内心深处的家乡味

体验了“过早”后

米食寻味团兵分三路

◆◆◆ ◆◆◆

一组探寻到湖北村镇中的虾稻田

带回了油爆小龙虾和稻米

在水稻田中生长的小龙虾

相较于普通小龙虾

个头更大、肉质更肥、底板更干净

用油爆的方法烹饪

可突出小龙虾肉质的鲜嫩

体会融合了鲜香、麻辣的多重味觉感受

更重要的是

“虾稻共作”模式,让虾与水稻和谐共生

小龙虾在稻田中能够吃虫除害,避免了农药使用

排泄物则可以用作肥料,使水稻生长更加茁壮

这样的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真正做到了高效使用耕地

为更多农户带来增收

◆◆◆ ◆◆◆

一组找到从米糠中提取的油脂

——富含营养物质的稻米油

中国人用油、吃油历史悠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国人用油也在不断丰富

从动物油到植物油,从油茶籽油到稻米油

稻米油营养物质丰富、烟点高

是极佳的烹饪用油

但作为一种年轻的油品,稻米油不仅是食用油这么简单

在稻米油加工厂,我们看到了一颗稻谷的一生

米糠作为稻谷加工的副产品曾被丢弃或当饲料

如今在自动化生产线上

层层提取、变废为宝

成为可食用的稻米油和其他有益的产品

稻米油也为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的提升带来新的可能

◆◆◆ ◆◆◆

一组找到湖北代表性的米食甜品

——入口即化的糊汤米酒

将发酵混合好的糯米面团放入沸水,随即敲散

在两沸两凉中有节奏地加入米酒、桂花等配料

完成后的糊汤米酒松、糍、泡、软

米香与酒香交织,深受湖北人民的喜爱

米食寻味团对糊汤米酒进行了大胆创新

杨梅糊汤米酒VS豆花糊汤米酒

一冷一热,一清爽一扎实

虽与传统糊汤米酒有差异,但均保留了其米食内核

也为经验丰富的孝感米酒技师带来了新的思路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是中国自古有名的粮食产地,荆楚后人一贯精通水稻的种植与加工,他们把一粒米吃出了百种花样。

8月12日19:30

锁定央视财经频道

《中国米食大会》一起

看湖北人民如何坚持开拓创新

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一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