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解《老子》之八:精妙、生动、完整的「意识往回收」体验分享

在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这章里,老子非常精妙、生动、完整地分享了,他在练习「意识往回收」的过程中五个阶段的真实体验。

这章就是《郭店楚竹书老子》第五章(通行本《道德经》第十五章)。

这章的内容比较长,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我们进行了分段、排列。

古之善為士者,必非(微)溺(妙)玄達,深不可志(識),是以為之頌(容):

夜(豫)□(乎)奴(如)□(冬)涉川,

猷(猶)□(乎)亓(其)奴(如)□(畏)四□(鄰),敢(儼)□(乎)亓(其)奴(如)客,□(渙)□(乎)亓(其)奴(如)懌(釋),屯(敦)□(乎)亓(其)奴(如)□(樸),坉(沌)□(乎)亓(其)奴(如)濁。

竺(孰)能濁以朿(靜)者,□(將)舍(徐)清;竺(孰)能庀(安)以迬(動)者,□(將)舍(徐)生。

保此□(道)者不谷(欲)□(尚)呈(浧)。

以上内容录自《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

一、「古之善為士者,必非溺玄達,深不可志,是以為之頌」的内涵

1、「士」字是什么意思?

解读这章,最大的障碍就在这个「士」字上,如果直接从「士」字本身去解读,哪怕是用甲骨文字义去解读,也一定会走偏的。因为这个字根本就不是「士」字。

破解这个「士」字,要与后面一句「深不可志」的「志」字结合起来,「志」字的上半部也是一个「士」字。

而要认识「志」字上半部这个「士」字,还必须与之前解读过的《老子》中另外两个字结合起来一起解读,这两个字就是「足」字、「各」字。

请看上图:上图左边第二个字是金文「志」字,左边第三个字是甲骨文「足」字,最右边的是甲骨文「各」字。

我们先来看,金文「志」字的组成,上半部是个「止」字,下半部是「心」。上半部的「止」字在《老子》中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内涵。

在「足」字、「各」字中也都包含着「止」字的元素。「足」字、「各」字在《老子》的「心智系统转换」体系中,都表示「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的意思,「智足之为足」、「各复其堇」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而在「足」字、「各」字中,主要体现「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的字符就是这个「止」字,就是上图左边第一个甲骨文。

所以,这章中的「士」字,是相对于后句中「志」字的上半部而言的,而「志」字的上半部,并不是「士」字,而是「止」字。

2、「善为士」的内涵

「善为士」即为「善为止」,就是善于「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的意思。

3、「溺」字是什么意思?

这个「溺」字很重要,与后文的「濁」字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我们要重点解读一下

上图左边的是甲骨文「溺」字,右边两个是金文与篆书的「濁」字,「溺」字与「濁」字中都有一个甲骨文「水」字,一个在「溺」字的右边,一个在「濁」字的左边。

这个「水」字,在这里并不是河流、水的象形,而是表示「重叠结构世界」中显性世界与隐性世界的临界面,在「水」字的左边表示显性世界,在「水」字的左边表示隐性世界。

这个甲骨文「溺」字造得非常的形象,这个「人」字的屁股都进入到了「水」字中,所以,就是表示从显性世界去认识隐性世界的意思。

4、「必非溺玄達」的内涵

「必」字在这里表示一种坚强的态度。

「非」字在甲骨文中并不是表示否定的副词,而是表示在显性世界中「相反」的关系。这个「非」字是对于那个「溺」字而言的。普通人都不懂得「溺」,远离那条“河”,而「善为止者」却能与普通人相反去「溺:去认识隐性世界」。

「玄」字我们在第一章已经解读过,表示从显性世界认识隐性世界的认知临界面。

「達」字就是感受到隐性世界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善于「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的人,一定会非常努力的去感知隐性世界中的真正自己。

5、「深不可志的内涵

金文「深」字是在水中「探测」的意思,在这里表示,在意识往回收的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甲骨文「不」字表示显性世界与隐性世界之间「相反」的关系,在这里表示在之前「溺」的基础上,「意识往回收」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对隐性世界有了认识。

甲骨文「可」字是精妙表达的象形,在这里表示透彻的认识。

「志」在这里就表示「意识往回收」。

「深不可志」的内涵就是「必非溺玄達」以后,在意识往回收的过程中,对意识如何收回隐性人体中有了透彻的认识。

6、「是以为之颂」的内涵

这句话很直白,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连接语,所以不用详细解释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子用了一个「颂」字。

这个「颂」字的左边是个甲骨文「谷」字的简写,右边是甲骨文「页」字,请看下图: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解读过,甲骨文「谷」字表示是隐性人体及其心智系统的状态,「页」字是一个人很真正地在观察、思考的象形。所以,这个「颂」字所表达的意思,是在意识往回收的过程中,对「隐性人体及其心智系统」的体验。

换个角度来说,后面的内容,并不是老子对「古之善为止者」的体验转述,而是老子他自己的体验分享。

二、主体部分的内涵

下面这段是本章的主体内容:

□奴□涉川,

□亓奴□四□,□亓奴客, □亓奴懌,□亓奴□,□亓奴濁。

竺能濁以朿者,□舍清;竺能庀以迬者,□舍生。

1、说明:

这一段是本章的主体,是老子自己练习「意识往回收」的体验。本章有一些字残缺了,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对其整体的解读,所以,我们把校注部分统统去掉了,尽可能用《老子》的本来面目。

2、总体结构分析:

a、」句与后面的「」、「」、「」、「」、「」等句,不是并列关系。「」句是主句,后面的句子都是对「」句的说明,所以,在「」句中没有「」字,后句中都有「」字,这个「」字就是指「」句。

b、」、「」、「」、「」、「」等句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是「止(士):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的不同阶段的体验。

c、并列的「竺」句,是上述体验的效果说明。

d、」、「」、「」、「」、「」、「」后面的缺字「」,在句子中起连接的作用,所以,缺了并不影响对整体内涵的理解。

3、本章最为关键的字:「夜」字的意思

上图,是金文「夜」字,据说有甲骨文「夜」字,就是在表示人体的「大」字的两腋部位各加了一个「小点」。金文「夜」字在甲骨文「夜」字基础上,把这两个「小点」中的一个「小点」加以变化,变成了一个「空心图形」,有的「夜」字在「空心图形」里还特意加了一个「小点」。

这么,这个「夜」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这个「夜」字表示的是「重叠结构人体」!

这里为新网友简约的说一下「重叠结构世界、人体」:完整的世界由显性与隐性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世界重叠而成,其中隐性世界是完整世界的主体。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完整人体」也由显性与隐性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人体重叠而成,其中隐性人体是完整人体的主体。(更多内容请阅读心智玩家的文章)

「重叠结构人体」就如下图这种结构:

4、「奴」字的意思

上图是金文「奴」字,这个「奴」字左上部分是个甲骨文「女」字,表示一个女人的身体,右下部分甲骨文「又」字,甲骨文「又」字是「人」字的动态象形,表示看得见、摸得着的意思。

这两个字符放在一起,表示一种「后面这个人,在操控前面那个女人」的意思。

因为在「重叠结构人体」中,当一个人的意识往回收的时候,就是让「里面的人」操控「外在人体」的结构,所以,这里的「女」字并不表示性别,只表示一个被操纵的人体而已。

4、「奴□涉川」缺少的那个字,是个什么字?

在《道德经》以及其他的版本中,这个「□」字被标注为「冬」字「奴」字被标注为「如」字,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如冬涉川」。

其实,这个缺少的「□」字,就是这段文最后的「舍清、舍生」的「舍」字。

那么,这个「舍」字是什么意思呢?要认识这个「舍」字,我们要和本章的最后一个字,「呈」字一起来看。

上图左边单个的,是金文「舍」字,右边三个字是甲骨文「呈」字,大家仔细看一下,金文「舍」字与左边的「呈」字是不是有点像?

对!「舍」字倒过来就是「呈」字。

很明显,这个「舍」字是用「重叠结构人体」原理造的字。

金文「舍」字的中间是个倒写的甲骨文「大」字,「大」字是人体正面的象形,最下面是个甲骨文「口」字,「大」+「口」表示的是显性人体。「舍」字的上部表示的是隐性人体中内在意识的注意力方向,这个方向是朝着显性人体的。

所以,「舍」字表示隐性人体的内在意识「操纵显性人体」的意思。

5、「夜□奴舍涉川」的内涵

「夜□奴舍涉川」的内涵是,要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核心是要体验到,真正的自己处在「重叠结构人体」中(夜),人在「重叠结构人体」中的感受,就好比操控着(奴)另外一个身体(舍)去过河一样(涉川)。

「操控着另外一个身体过河」,我们可以借助「迪士尼乐园里的卡通人」来理解,卡通人内的工作人员,就是操控者,TA穿上了非常厚重的卡通人衣服以后,卡通人就是「舍」,TA在卡通人里面操控着卡通人去过河,这就是「夜□奴舍涉川」的感受。

这,也是一开始练习「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时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感受,后面几句话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体验到了。

6、「猷□亓奴□四□」的内涵。

」字非常的形象,就是一只狗看守一坛酒的象形。这句话中虽然缺了三个字,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白的。意思是,在「重叠结构人体」中操控显性人体的时候,要像看守酒坛的狗那样,敏感地感受显性人体上的各种感觉。

这句话其实是练习「止(士):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第一阶段的体验。

普通人平时的注意力,都冲在肉体以外的现实环境中,更关注现实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对自己肉体上的感觉反而不太敏感,这就是所谓的分散注意力。

练习过「把冲出去的意识往回收」的人一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意识往回收的过程中,首先能体验到身体会变得敏感起来,神经末梢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痒痒、刺痛的感觉,一旦把意识往外放,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所以,「猷□亓奴□四□」是意识往回收的第一阶段的体验。

7、「敢□亓奴客」的内涵

「敢」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解读过,是「聖」字的动态,「聖」字表示内在感知发达的人,所以,「敢」字就是用内在感知去认识事物的意思。

「敢□亓奴客」是练习意识往回收第二阶段的体验,有了内在感知的体验,在内在感知中感觉到,真正的自己在显性人体(舍)中,就像是一个客人一样。

意识冲在外面的时候,使用的是显性人体的心智系统(第一套心智系统),主导整个人体的是显性人体的外在意识,内在意识会觉得真正自己就像是一个“客”,并不能做自己的主。

8、「□ □亓奴懌」的内涵

这句话,描述的第三阶段的体验。

前面一个阶段,能体验到真正的自己在显性人体中就像是一个“客人”,到了这个阶段,表示「主、客」关系开始发生转变,真正自己的内在意识开始觉醒了。

「懌」字的右边上半部的「目」字与左边的「心」字,表示真正自己的内在意识。右下半部分「幸」字,是重叠结构人体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幸」字的上半部分是个表示人体的「大」字,下半部分是个表示刑具的「辛」字,就是一个人戴着刑具的象形。

感受真正的自己在显性人体中,就像戴着刑具一样不自由,会有一种难受的感觉,这是意识往回收的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种体验

9、「屯□亓奴□」的内涵

「止(士):意识往回收」练习的第三个阶段是内在意识(真正自己)的觉醒,「屯□亓奴□」的「屯」字所表示的,就是开始萌生的内在意识(真正自己)。

这是「止(士):意识往回收」练习的第四个阶段,到了这个阶段,「止(士):意识往回收」的练习才真正的开始,也有了乐趣的体验。上图是甲骨文「屯」字,是种子开始萌芽的象形。

10、「坉□亓奴濁」的内容

「坉□亓奴濁」是「止(士):意识往回收」练习的最后阶段,这是更高层次「心智系统转换」的开始。

这句话中,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濁」字,也是本章老子体验中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内容。

上图右边的两个字就是「濁」字,「濁」字左边的「水」字象征着显性世界与隐性世界的交界,所以,这个「濁」字表示的内涵是在隐性世界中。

「濁」字的右边是個「蜀」字,这个「蜀」字头部是个「目」字表示隐性人体中内在意识「看、视」的意思,下半部是「人」字包含着一个「屯」字。大家看最右边的那个篆文的「濁」字,里面就是一个「屯」字。

练习过「把冲出去的意识往里收」的人,一定明白了这个「濁」字所表示的意思了,就是「感知内在意识,并守住内在意识」的意思。

「善为止」的目的就是,把冲出去的意识收回来,感知内在意识,并牢牢守住内在意识,不再往外冲。「濁」字所表示的,正是这个含义。

11、「竺能濁以朿者,□舍清;竺能庀以迬者,□舍生」的内涵

「竺」字是笃厚的意思,表示「濁」的笃厚,就是能够感知内在意识,并牢牢守住内在意识的意思。

「朿」字就是意识往外冲的意思。

请看上图右边第一个甲骨文「朿」字,就是显性肉体上意识往外冲的象形。

「竺能濁以朿者,□舍清」这句话的内涵是,牢牢地感知、守住内在意识,显性人体以及心智系统就开始要升华了。

「庀」字与「迬」字,是两个相反的字,「庀」字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的象形,表示内在意识守住了,不动了的意思。而「迬」字是内在意识(主)在走的象形,是内在意识没有守住的意思。

竺能庀以迬者,□舍生这句话的内涵是,内在意识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往外冲,甚至在内也不动,彻底守住,那么,显性人体及其心智系统就会彻底升华,换言之,就是心智系统得到转换。

三、「保此□者不谷□呈」的内涵

甲骨文「保」字,就是一个女人抱着小孩的象形,在这里就是秉持、笃行的意思,缺字「□」所表示内容,就是上面说过的「夜,奴舍涉水」的五个阶段,

「谷」与「呈」指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隐性人体及其心智系统。

「不」在这里表示方向,从显性世界转换到隐性世界。这里的缺字「□」,与「不」是同一个作用,也表示从显性世界转换到隐性世界的方向,按照「呈」字对应的「舍」字,这个「□」字,用「不」或者「厚」都可以。

所以,「保此□者不谷□呈」的内涵是,严格按照上述的「夜,奴舍涉水」五个阶段进行练习,就能学会「心智系统转换」。

甲骨文字义还原《道德经》链接

1、《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

2、《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智……

3、《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

4、《道德经》第十九章:绝智弃辩……

5、《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为百浴王……

6、《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辠莫重乎甚欲……

7、《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差人宔者……

篇幅有限,更多关于「重叠结构世界」、「心智系统转换」的内容,请阅读心智玩家头条号的文章,也可点击——导读:学习「心智系统转换」

用甲骨文字义还原《道德经》连载中,请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