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因何肥胖?NEJM发表重要基因遗传分析结果 | 母婴之声

11 月 05 日的《母婴之声》,我们解读了10篇文献,关注:对乙酰氨基酚,炎症性肠炎,贫血,儿童肥胖,剖宫产,自闭症,腹痛,食物过敏,细菌性阴道炎,营养不良。


NEJM:儿童肥胖的遗传学新通路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91.245]

① 对2548名患有严重肥胖的儿童进行外显子组学测序,意外发现了22名GNAS基因突变,该基因编码Gα蛋白,并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② 几乎所有的GNAS突变都会损害黑皮质素4受体(MC4R)信号,如果进一步扰乱了生长激素释放相关的信号,则生长受到影响;③ 与没有GNAS突变的肥胖儿童相比,有突变且影响促甲状腺素受体信号的,表现出发育迟缓;④ GNAS突变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的影响可以解释相当大的临床特征变异性。

【主编评语】

本研究发现,GNAS基因突变或许可以通过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传导,对儿童的发育造成影响,包括发育迟缓和肥胖等问题。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儿童肥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Epione)

【原文信息】

Obesity-Associated GNAS Mutations and the Melanocortin Pathway

2021-10-21, doi: 10.1056/NEJMoa2103329


Nature Reviews呼吁:孕妇应慎用扑热息痛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43.33]

① 扑热息痛,又称对乙酰氨基酚,是常见的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和退烧的药物成分;② 其在孕妇中被广泛使用,原因之一是发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胎儿和母亲;③ 但也有文献表明,其在抑制前列腺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可能导致妊娠晚期动脉导管收缩,导致新生儿死亡;④ 同时其直接扰乱激素依赖过程,会造成免疫干扰,对神经和生殖发育有影响;⑤ 建议孕妇在怀孕之初应注意,除非医学上有适应症,否则应放弃扑热息痛。

【主编评语】

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在孕期经常被使用,主要原因是其对于解热镇痛的作用显著。但是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其对母婴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本文呼吁:除非医学上有适应症,否则应放弃对乙酰氨基酚;如果不确定是否有适应症,也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在长期使用之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Epione)

【原文信息】

Paracetamol use during pregnancy — a call for precautionary action

2021-09-23, doi: 10.1038/s41574-021-00553-7


BMJ:炎症性肠炎女性孕期服药需注意

British Medical Journal——[39.89]

① 纳入1490名患有炎症性肠病(IBD)的孕妇,观察其妊娠和分娩情况;② 孕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与早产、低于胎龄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等风险的增高呈正相关;③ 孕晚期使用皮质类固醇与新生儿9个月、12个月时发生严重感染相关;④ 有5名皮质类固醇接触组新生儿在出生时有唇腭裂,而在无暴露组仅1例唇腭裂;⑤ 本研究强调了女性在孕前和孕期使用类固醇药物需要注意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主编评语】

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提示,炎症性肠炎的女性如果在孕期服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其未来发生早产、住进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均增高。本研究强调了对这类女性在妊娠期管理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加严谨、科学的用药指导。(@Epione)

【原文信息】

Exposure to corticosteroids in pregnancy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perinatal outcomes among infants of mother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PIANO registry

2021-10-22, doi: 10.1136/gutjnl-2021-325317


Nature子刊:育龄女性贫血患病率知多少

Nature Medicine——[53.44]

① 本研究绘制了包含82个低/中等收入国家育龄女性(15-49岁)2000-2018年贫血患病率的地理空间估计;② 2018年,贫血患病率最高的国家集中在西非、中东和南亚国家,包括冈比亚(50.3%)、塞内加尔(47.3%)等;③ 而患病率最低的国家包括萨尔瓦多(8.2%)、哥伦比亚(9.2%)、墨西哥(10.4%)和中国(11.1%);④ 总体贫血率略有改善,但只发现三个大中等收入国家(中国、伊朗和泰国)有可能达到WHO的2030营养目标(即贫血患病率降低一半)。

【主编评语】

本研究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地质统计学,绘制了包含全球82个低/中等收入国家的育龄女性贫血患病率情况,并针对WHO提出的营养目标提出了预测,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Epione)

【原文信息】

Anemia prevalence in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between 2000 and 2018

2021-10-12, doi: 10.1038/s41591-021-01498-0


剖宫产与儿童死亡率风险,因人而异!

PLoS Medicine——[11.069]

① 纳入巴西1780万名新生儿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法为剖宫产女性匹配阴道分娩女性;② 对于剖宫产风险低的女性来说,采用剖宫产分娩相比于阴道分娩,其儿童在5岁内死亡风险更高,其中在新生儿期死亡风险增高1.39倍;③ 对于剖宫产风险中等女性来说,采用剖宫产或者顺产,其儿童死亡率是相似的;④ 相反,对于剖宫产风险较高的女性,采用剖宫产可以降低儿童死亡率;⑤ 女性分娩是否应该采用剖宫产,需结合临床特征。

【主编评语】

虽然有诸多研究认为剖宫产分娩相对于顺产对母婴健康不利,但是其缺乏大样本的人群证据。本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为每个女性计算了剖宫产风险评分,并发现对于原本剖宫产风险低的女性采用剖宫产,未来儿童的死亡率增高。相反,对于原本剖宫产风险高的女性,应该鼓励使用剖宫产分娩。本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Epione)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s between cesarean delivery and child mortality: A national record linkage longitudinal study of 17.8 million births in Brazil

2021-10-12,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791


孕期母亲维生素D缺乏或增加后代自闭症风险

Biological Psychiatry——[13.382]

① 纳入芬兰母婴国家队列数据,其中有1558名于1987-2004年出生的新生儿,在2015年之前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匹配相对于的对照;② 孕期母亲血清25(OH)D的水平与儿童ASD风险存在负相关,最低五分位数的母亲,其后代儿童发生ASD的风险增加1.36倍;③ 母亲25(OH)D水平缺乏(<30 nmol/L)或者不足(30-49.9 nmol/L),其后代儿童发生ASD的风险分别增加1.44、1.26倍;④ 母体维生素D水平在胎儿大脑发育和增加ASD风险中可能存在作用。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大队列数据分析,发现孕期母亲维生素D水平可能影响后代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生风险,其为孕期营养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Epione)

【原文信息】

Maternal Vitamin D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021-07-21, doi: 10.1016/j.biopsych.2021.07.012


复发性腹痛或与心理应激有关

Frontiers in Immunology——[7.561]

① 纳入复发性腹痛(RAP)患儿,并将无症状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作为对照;② RA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10、IL-6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③ RAP患儿中,犬尿氨酸代谢产物(包括3-HAA、AA)的浓度显著降低,而(3-HAA/AA)的比值升高;④ 通过SDQ问卷评估,发现这类儿童表现出较高的心理行为问题,但未发现细胞因子和犬尿氨酸代谢物与其关联;⑤ RAP儿童的促炎状态可能在心理应激和某些症状中起作用。

【主编评语】

儿童复发性腹痛(RAP)是全世界儿童中一种常见的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本研究通过人群数据分析,探索了功能和行为症状的发生以及血液标志物变化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值得分析研究。(@Epione)

【原文信息】

Psychological Stresses in Children Trigger Cytokine- and Kynurenine Metabolite-Mediated Abdominal Pain and Proinflammatory Changes

2021-08-09, doi: 10.3389/fimmu.2021.702301


巨人的肩膀:食物过敏与生物标志物研究(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8.701]

① 已确定的食物过敏风险因素包括家族史、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的变化、其他特应性疾病(如湿疹)的先前诊断以及社会经济状况;②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遗传、表观遗传、饮食和微生物群对食物过敏风险的影响,并综合了目前可用的证据,指出了潜在的生物标记物;③ 虽然针对每个风险因素都有大量研究,但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数量非常有限,包括免疫学、微生物组学、遗传/表观遗传因素和饮食评估等。

【主编评语】

本综述总结了目前现有的证据,指出与食物过敏可能相关的遗传、表观遗传、饮食和微生物方面的生物标志物。但是这些亟需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同时,作者指出,设计复杂的营养干预研究将为研究人员得到高质量、可靠和可重复的证据提供可能,但也是一项挑战。这是未来研究的方向。(@Epione)

【原文信息】

Potential Biomarkers, Risk Factor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IgE-mediated Food Allergy in Early Life: A Narrative Review

2021-10-01, doi: 10.1093/advances/nmab122


治疗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男性伴侣责无旁贷

mBio——[7.867]

① 纳入34名接受细菌性阴道病(BV)一线治疗的女性(口服甲硝唑+阴道内克林霉素用药),其男性伴侣接受口服甲硝唑+400mg克林霉素局部涂抹在阴茎皮肤上治疗;② 采用16S测序技术分析女性阴道、男性阴茎皮肤和尿道的菌群;③ 发现这种方案降低了三个部位的BV相关细菌的丰度;④ 12周后,经管BV相关细菌在男性阴茎和尿道部位重新出现,但是81%的女性阴道可持续抑制BV相关细菌,只有5人在治疗后12周内复发。

【主编评语】

女性BV的治疗后在12周内复发的概率极其高,给临床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而关于是否需要男性伴侣同时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缺乏循证证据。本研究借助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发现男性伴侣同时口服+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在微观层面上是有利于女性BV治愈的,并且男性的依从性也较好。这给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Epione)

【原文信息】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Pilot Study of Concurrent Male Partner Treatment for Bacterial Vaginosis

2021-10-26, doi: 10.1128/mBio.02323-21


少量脂质补充,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综述)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045]

① 探索基于少量脂质的营养补充(SQ-LNS)对儿童(6-24个月)健康的影响,共纳入14篇RCT研究的数据;② SQ-LNS组儿童发育迟缓、消瘦、体重不足的发生率降低12-14%;③ 在语言、社交、情感和运动发育领域的得分偏低的发生率降低16-19%,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降低64%;④ 在公共卫生角度,SQ-LNS政策可以改善区域营养不良、疟疾流行等负担;⑤ 其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严重营养不良的家庭,以及贫血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中获益较大。

【主编评语】

既往的研究认为在婴儿饮食中补充少量的脂质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降低贫血和死亡率均有好处。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发现其在社会和公共卫生层面均具有益处,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公共卫生政策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贫困地区。(@Epione)

【原文信息】

Small-quantity lipid-based nutrient supplemen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ild malnutrition and promotion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and programmatic implications

2021-09-29, doi: 10.1093/ajcn/nqab279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尹小甜,Epione

点击阅读过去5天的日报:

09-24 | 润物细无声:父母多陪伴,子女免疫更强大

09-17 | 菌群如何影响婴儿健康?Cell子刊发表重要综述

09-10 | 放下手机,多多运动!《柳叶刀》子刊提醒带娃关键点

09-03 | 未婚未育也会“母爱大发”?Nature报道新奇神经机制

08-27 | 964万名中国孕妇数据警示:早产率6年增9%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