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双城经济圈”能否跻身“中国第五极”?

作者:李俊鹏

大鹏视野战略策划中心 主任

——壹——

风从东方来

2020年3月27日,河南省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正式拉开洛阳新一轮崛起序幕、吹响洛阳新一轮腾飞号角。

终于,洛阳成为“正式副中心”!

这对于数百万洛阳人民,甚至亿万全省人民,无疑都是一剂强心针,打出了精气神,为此由衷点赞!

对自己来讲,更是别有一番意味。

数年来,曾多次撰文为洛阳副中心正名。

而今,多年呼吁终于变为现实,内心之喜悦,自是无以言表。

——贰——

廿年等待

此次战略意义非凡。

对于全省来讲,标志着河南省郑州、洛阳“双中心”战略正式确立,不再是过往一味地强化郑州“单中心”。

遥想近20年前,郑州、洛阳也曾有过一段蜜月期。

本世纪初,郑洛工业走廊推进如火如荼,双轮驱动中原城市群全力向前。

彼时,郑州、洛阳或是兄弟情深,或是含情脉脉。

尤其洛阳,更是一往情深。

然而,蜜月总是很短暂。

早在2008、2009年,洛阳还在积极推动“洛(阳)偃(师)一体化”发展,其目的正是向郑州积极靠拢,期望实现“郑洛”联合发展。

但彼时的郑州,战略转向,开始全力向东。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无暇西顾。

洛阳只得自力更生,另辟蹊径,开始一路南下。

20年间,郑州得天时地利人和,可谓一骑绝尘、风光无限。

诚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洛阳取得了巨大成就,与省内其它地市相比遥遥领先,但是,如果放眼全国,甚至与郑州之间,差距实则在逐步拉大。

而今,洛阳终于由“台下”到“台上”、由“文件”到“行动”,短短几步之遥,洛阳等待了近20年。

——叁——

再续伊洛神话

此次会议对于洛阳未来发展,更是影响深远:

1、标志着洛阳近十多年艰苦努力探索终于修成正果,既是对洛阳过去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更大责任和使命的嘱托。

2、标志着洛阳发展战略重大转向。

根据目前掌握情况,偃师、孟津和吉利区国土空间规划都已暂停,由市里统筹安排,大概率意味着偃师、孟津撤县设区已经在实质推进,甚至很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实现,而且区划调整力度会很大。倘若如此,也就标志着洛阳市发展战略方向将发生改变,不再是一味向南,而是开始向东、向北,这对于未来洛阳城市发展和都市圈建设无疑是重大利好,更是重大战略转变。

3、不同于过往只是停留于文件之中,此次会议之后颁布的每一项措施都分量十足,充分表明省里的决心和诚心。

总之,对于洛阳发展,极具标志意义和战略意义,在未来书写洛阳城市发展史中必将留下浓墨重彩一页。

——肆——

一丝隐忧

凡事皆有两面:

首先,战略定力究竟能持续多久?

根据目前来看,很显然洛阳副中心战略将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省重大战略来推进。但是,若将时间维度进一步拉长就能看到,近20年来河南省发展战略在持续调整,发展方向和重心在不断变化,虽然洛阳副中心如今进入战略重心范畴,但战略定力究竟能持续多久,犹未可知。

其次,用“战术手段”解决“战略问题”。

既然作为全省重大战略来对待,但是从具体举措来看,缺少全省总体战略统筹层面考虑,又没有与“正中心”郑州之间的联动,仍然只是就洛阳谈洛阳。要有战略思维,必须跳出洛阳,跳出河南,放眼全国,才能解决问题。

其三,对洛阳真正战略价值挖掘,有待深入。

推进洛阳副中心建设,加大对洛阳的支持和投入力度,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应该大力点赞。从目前看到的各级推进工作意见中可以看到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补齐自身短板,二是辐射豫西、晋西南、陕东南,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显然并没有认清洛阳真正的战略价值,洛阳真正的战略价值实际上根本不在于“辐射”,而是“联动”。

——伍——

解决之道

关于河南、郑州、洛阳发展的建议,这里只讲一点:

尽早摆脱郑州、洛阳单打独斗的局面,双方尽快全力联合,建设“郑洛双城经济圈”,打造中国“第五极”。

理由如下:

1、战略致胜

战略决定成败。17年前,同样是沸点之后,成都领风气之先,率先提出中国“西部之心”、中国“第四极”,17年后,正式获批成渝双城经济圈,坐实中国“第四极”,未来必将获得爆发式增长。这与其说是区域和城市的胜利,不如说是战略的胜利。尤其在当前局势下,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谁拥有战略远见,谁就将拥有未来。对于今天的洛阳和郑州,道理同样适用。

2、遵循规律

从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由城市到城市群再到都市圈是必然,所谓“独木不成林”,靠单打独斗不可取,必须抱团取暖。虽然说,再次提出洛阳副中心显然好于过往的郑州单中心,但是只有实现“1+1>2”,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

3、顺应大势

目前,国家整体格局层面与以往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肩组成统领江湖的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既然东西南北四方格局已经确立,那么未来,发展爆发点必然聚焦于中部。

从当前来看,最大热门就是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其核心城市就是郑州和武汉,而客观来说,郑州大都市区近年来虽然可圈可点,但与武汉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倘若郑洛联手,必将极大助力郑州都市圈建设,加之乘上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东风,则极有可能弯道超车,实现战略蜕变。

4、占天时

从国家层面,河南目前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三区一群”、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从河南层面,目前正在积极建设郑州都市圈,继提出郑许、郑新、郑焦一体化之后,此次又提出“洛阳副中心”建设,同时,又在黄河战略下,积极谋划“黄河新区”。可以说,当前无论是河南,还是郑州、洛阳,都恰逢重要战略机遇期。此可谓占尽天时。

5、得地利

郑州、洛阳两地距离100公里左右,高铁不足30分钟,时空距离非常之近,虽然有部分地区有一定地形所限,但整体来看,该区域是河南,甚至是黄河流域人文资源最丰富、矿产资源最富足、产业基础最雄厚、城镇分布最密集、县域经济最活跃、交通网络最发达之地,中间则又是河南多年县域经济之首巩义市。此可谓占尽地利。

6、应人和

当前河南,无论是省里还是郑州和洛阳市,可以说是河南有史以来配备的最强天团阵容,既有来自江浙沪富有战略眼光的精干主帅,又有来自本土励精图治的得力干将,正是得利于此,河南近年来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所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倘若未来 “郑洛双城经济圈” 战略一旦确立,也必将有质的飞跃。此可谓占尽人和。

——陆——

向东是大海

当然,郑洛一体化也好,郑洛双城经济圈也好,只是开始。

未来,郑州、洛阳联动,打造郑洛双城经济圈,带动中原城市群,是第一步;

郑州、洛阳、西安联动或者叫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联动,打造黄河经济圈或郑西双城经济圈,带动黄河中游,是第二步;

联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借船出海,由中部走向东部,由内陆走向开放,由大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打造黄河生态经济带,带动黄河流域整体发展,进而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遥相呼应,带动整个北方地区发展,是第三步;

最终,未来北方黄河经济带与南方长江经济带南北双剑合璧,带动国家整体发展。

一句话,向东是大海!

文中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会及时删除。


李俊鹏

大鹏视野战略策划中心 主任

国家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聚焦城市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决策咨询和文旅项目策划,从业10余年,操盘各类实战案例100多项。


---- 往期推荐 ----

1. 乡村振兴:绕不开的悖论与困局

2. 世人皆知"胡焕庸线",谁人可知河南版"胡焕庸线"更为神奇?

3. “郑开同城化”只是假象,背后是一盘大棋

4. “郑开同城化”应规避四大误区

5. 河南彰显“中原雄心”,中国“第五极”呼之欲出

6. “总部”缺失的郑州,究竟能走多远?

7. 为什么郑州6大主导产业之和不如1个阿里巴巴?

8. 河南18地市:谁一鸣惊人?谁默默无闻?

9. 廿载风云巨变:河南18地市,谁快速崛起?谁加速衰落?

10. 河南179个产业集聚区究竟该何去何从?

11. 未来10年,谁将成为“中原第一县”?

12. 河南104个县的城市定位,谁一鸣惊人?谁默默无闻?

13. 河南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14. 河南究竟应该向长三角学习什么?

15. 郑洛西发展带呼之欲出,三门峡究竟该怎么办?

16. 资源型城市:“转型增长”OR“持续收缩”?

17. 南北差距拉大,黄河流域的未来在何方?

18. 耕地“红线”究竟应该向文物“紫线”学习什么?

19. 乡村振兴:“农业大国”中国究竟该向“农业强国”日本学习什么?

20. 昔日万人追捧,如今少人问津,是“特色”小镇还是“问题”小镇?

21. 郑州都市圈究竟该如何发展?

22. 南方的江VS北方的河:拿什么来拯救北方?

23. 净流出1300万!河南人口红利还能吃多久?

24. 南北方经济差距的根源是什么?

举报
评论 0